号: 003138996/202503-00004 信息分类: 服务指南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5-03-04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黄环〔2025〕11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黄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作者: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5-03-04 09:50 信息来源:黄山市生态环境局 阅读次数:

一、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等情况

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法治意识,将党的二十届历次全会中法治相关内容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重点加强学习;加强党的领导,党组会多次听取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重大行政处罚案处罚意见、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工作中的执法情况报告并做出决定;组织全系统工作人员参与市局每年的春训,开展法治培训;组织人员参加省厅和市司法部门开展的执法培训在执法大练兵、异地执法、案卷评查、案件审理、专项培训等实践中提高法治思维。二是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领导利用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政行风热线,进行生态环境法治宣传,通过专题授课等形式,深入贯彻中央和省的重大法治决策内容;三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出台并执行《黄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专项方案》等一系列制度,积极开展地方立法工作,在具体工作部署和各类检查、督查中将法治作为重要内容。

(二)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情况

一是积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对重点项目,建立常态化环评调度机制开展环评服务。对415个重点项目进行梳理,安排专人对接,进行分类指导,做好环评审批全过程跟踪服务;对于重大项目开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审批程序压茬同步推进,高效从速保障重点项目如期依法依规开工建设。提前介入服务,为重大项目做好技术指导。外出类比项目11次,提前介入服务,并积极为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出生态环境意见。二是落实告知承诺制、“免申即享”政策。继续对医药制造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业、汽车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37类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实施告知承诺审批,即来即办,受理当日完成告知承诺审批。今年以来,全市16个项目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对13家“非重大变动”项目,免于重新办理环评,变动情况纳入排污许可证。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决策制度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清单之外无权力”,及时调整并向社会公开全市生态环境部门权责清单。二是落实法审制度,对所有行政处罚案件通过审理会议落实法审,对复杂案件经党组会讨论后形成处罚决定,今年共组织审理会议12次,审理案件42件。三是发挥顾问作用,公职律师按管理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确保各项决策中的法律把关。四是严格决策程序,对重大行政决策、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上会材料严格把关,按决策程序要求开展合法性审查、会议集体讨论。五是强化文件管理,严格执行《安徽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及时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污染源“双随机”抽查和排污许可证检查,强化非现场执法,完成90家重点涉气企业用电监控。2024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278人次,检查企业758家次,共办理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42件,罚没款460.667万元;积极推进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年度办理赔偿案44件,已向市财政缴纳生态损害赔偿金69万余元;二是持续开展整改,持续开展全市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行动、扎实开展餐饮油烟和噪音、异味恶臭等扰民问题整治、推进工业领域问题排查、VOCs问题排查整治、全市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督查。三是推行免罚措施,联合市司法局出台《关于对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进行动态调整的通知》,对主动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符合免罚法定条件的企业落实免罚政策。

(五)依法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情况;

一是强化环境信访办理。2024年,我市共受理并处理环境信访720件,其中市本级126件。及时受理率和按时办结率均为100%。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接到信访投诉件114件,已全部办结。二是推动有奖举报落实。在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微信公众号多次发布悬赏信息。在案件结案后,对符合有奖举报标准的立即启动有奖举报程序。一起符合有奖举报标准的案件,正在落实有奖举报程序。三是解决群众身边问题,持续巩固提升群众“家门口”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截至12月底,共排查餐饮油烟问题226个,其中整治完成217个;噪声扰民问题1106个,完成整改1106个;恶臭异味问题72个,已完成整改69个。环境空气质量连续6年排名全国前五、长三角前二、全省第一,地表水水质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全省第一,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四是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印发《黄山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黄山市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开展新安江流域水环境风险防控专项督查和全市生态环境风险隐患专项排查,累计排查发现风险隐患问题47 个、完成整改41个。强化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完成10条县级跨省(市)河流联防联控协议签订。妥善处置休宁强路火灾事故废水泄漏事件,完成事件环境污染损害调查评估。五是做好领导接访工作。发布带案下访、下沉接访工作方案,持续推进领导批阅群众来信制度,加强重点信访件办理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六)规范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情况;

一是做好信息公开,在网站公开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等信息,做好行政处罚和许可信息 “七天双公示”。二是接受舆论监督,成立舆情监测与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及时应对省厅下发、政府转交、第三方监测的舆情信息,准确引导舆情。三是保障部门信用,持续深入实施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按照市委依法治市办统一部署,完成全局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工作问题的自查清理,签署了无存量问题承诺书。

(七)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保障情况。

1.党组集中决策。局党组集中听取市局重大法治决定及重大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汇报,全面了解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推动工作落实。

2.强化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日常管理、执法证年审、培训教育等制度。出台措施鼓励在编人员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考试,提升执法人员法律素养。组建大案要案工作专班,开展非现场监管执法技能培训、执法大练兵、案卷评查等实践,提升执法人员法治能力;持续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能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等工作

3.加强普法宣传。突出普法重点,一是突出宪法宣传学习。组织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学习宪法并完成宪法测试,制作集中宣传展板;二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市局各科室结合工作职责,对园区、企业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活动覆盖全市5大园区600余家企业;三是开展法润乡村社区行动,结合重要节点,面向重点宣传对象,推出走进自然、绿色出行等形式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四是积极创新法宣文化产品,制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动漫,被中安在线,学习强国以及黄山发布等平台引用;举办2024年度生态强市“三微”比赛,在市局公众号上开展网络投票,投票链接浏览量7700余次,累计5436票。创作《美丽黄山》环保歌曲,制作《一图读懂黄山市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生物多样性日及六五环境日主题海报、“我爱你,美丽中国”视频和“光影中的美丽中国”视频等新媒体宣传产品7件,其中《让生活“绿”起来》获评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优秀作品。积极开展宣传。组织开展环保宣传实践活动20余场次,赴五福社区开展“年味普法 绿色迎春”、联合黄山学院环保协会开展“追风逐梦 与法同行”暨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举办生态安全主题讲座2场;结合世界地球日、全国低碳日组织师生参观屯溪区餐厨垃圾示范教育基地和泰达环保教育基地3批次;结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新安公园广场集中宣传,组织亲子家庭开展新安江底栖生物观察活动,同步进行现场直播,参与活动268人,点赞量1.8万次;结合六五环境日举办“黄山环保世纪行”启动仪式、自然教育培训班、农村环境与健康宣传、“生态童书进校园及进景区宣传等5场次;举办青少年生态环保行启动仪式及“无塑开学季”宣传实践活动;联合国网黄山供电公司进社区举办电磁辐射科普宣传;配合省厅组织开展长三角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基地观摩活动;组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39批次,现场接待参观1188人。

二、 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普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普法宣传成效、增强法治思维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对重点对象和重点人群开展的普法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普法工作和机关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融合不足。

三、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提升法治素养。强化全局学法良好氛围,深入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将法律知识学习纳入领导干部中心组学习内容;强化行政执法教育培训,组织高水平、实战化的行政执法业务集中培训。

(二)法治促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一是扩大宣传范围,创新法宣形式,建设更专业的普法队伍,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普法对象、重点普法内容的宣传。二是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平台,增加集中普法宣传活动次数,增强群众守法意识和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意识。

(三)开展地方立法。按计划开展《黄山市新安江流域水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的规章编制工作,为普法依法治理提供法律支撑。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