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定制班实现人才“精准滴灌”
5月15日,黄山炎培职业学校与常州光洋股份携手打造的“光洋校企定制班”在炎培九龙实训基地开班,54名数控自动化专业学生入学;此前,4月7日,该校“23级谷捷定制班”49名学生顺利入职黄山谷捷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踏上职业生涯新征程。
随着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日益精准化,传统“大水漫灌”式职业教育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作为连接校园与企业的桥梁,校企定制班通过“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培养机制,由企业深度参与、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在具体实践中,企业技术骨干走进课堂传授最新工艺,学校教师深入车间更新知识体系,这种双向流动使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前沿同步。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本地人才引育力度,实施黄山市企业招工校企定制培养计划,全市共达成校企招工定制协议1897人。黄山高新区成功打造“安康智能制造班”“小罐茶校企定制班”“瑞兴校企定制班”等4期特色校企定制班,累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161人;徽州区自启动校企定制培养以来,已有163名青年技工通过这条“人才直通车”实现高质量就业。这些定制班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理论教学+企业实训”双轨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深入接触企业真实生产场景,毕业时同步实现“技能达标”与“岗位落地”,为企业输送了一批批“定制化”技术人才,支撑了产业升级,赋能了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相关专家表示,眼下校企定制模式仍存在企业参与动力不足、跨区域协调成本高等难题,建议建立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税收优惠、专项补贴等政策组合拳,降低企业参与成本。同时,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制定《校企定制班建设标准》,确保教育质量。
放眼未来,当更多行业龙头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起稳定合作关系,这种“入学即入职”的培养模式必将释放更大能量,为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