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505-00175 信息分类: 主动回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文日期: 2025-05-20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5-05-20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主动回应】痰液“五颜六色” 如何正确辨痰、排痰?

作者:黄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5-20 08:15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咳嗽是人体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当呼吸道受到刺激时,身体通过咳嗽清除分泌物或异物。痰液则是气管、支气管或肺泡的分泌物,正常人每天会产生50—100毫升,用来维持呼吸道湿润。通过咳嗽,痰液可以从口腔排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咳痰”。咳痰不仅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痰液的颜色、质地和气味还能反映不同健康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如何通过痰液判断疾病,以及掌握正确排痰方法。

咳嗽和咳痰的常见原因

1.呼吸道疾病:上呼吸道疾病,如咽喉炎、喉癌、喉结核等,通常会引起干咳,痰量较少或无痰;下呼吸道疾病如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常伴有咳嗽和咳痰;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或寄生虫感染都可能引发咳嗽和咳痰。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咳嗽原因。

2.外界刺激:吸入异物、灰尘、刺激性气体(如烟雾、化学气体),或者接触到过冷、过热的空气,都可能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

3.胸膜疾病: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胸膜间皮瘤等胸膜疾病,同样可能导致咳嗽。

4.心血管疾病:肺水肿、肺淤血、肺栓塞等心血管问题,也会引起咳嗽,尤其是夜间咳嗽加重时,可能与心脏功能不全有关。

5.中枢神经因素: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时也会引发咳嗽。

咳嗽的特点与疾病的关系

1.干咳和湿咳:干咳指痰量极少或无痰,常见于急性咽喉炎、喉癌、支气管异物等;湿咳指痰量较多,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等。

2.咳嗽的时间和特点:突发性咳嗽,可能是吸入异物或刺激性气体引起的;夜间咳嗽,可能与心脏功能不全或胃食管反流有关;长期慢性咳嗽,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3.咳嗽的声音:声音嘶哑,可能是声带炎、喉炎或喉癌;犬吠样咳嗽,可能是喉部疾病或气管受压;金属音咳嗽,可能是肿瘤压迫气管;咳嗽无力,常见于严重肺气肿或身体极度虚弱的患者。

痰液的颜色和气味:疾病的“信号灯”

铁锈色痰为典型肺炎球菌性肺炎的特征;黄绿色或翠绿色痰为绿脓杆菌感染;金黄色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痰白黏稠呈拉丝状提示真菌感染;胶冻样痰或带血液者见克雷伯杆菌肺炎;红褐色或巧克力色见于阿米巴肺脓肿;果酱样痰为肺吸虫病;灰黑色或暗黑色见于各种尘肺或慢性支气管炎;痰有恶臭提示有厌氧菌感染。

如何促进有效排痰?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坐直,双脚着地,先做几次深呼吸,深吸气后屏住呼吸3—5秒,然后缩唇缓慢呼气。身体前倾,用力咳嗽2—3次,咳嗽时可以用手按压腹部帮助排痰。

2.湿化和雾化疗法:如果痰液黏稠,可以通过湿化或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药物,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注意控制湿化温度(35℃—37℃),避免过度湿化或感染。

3.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适用于体弱或长期卧床的患者,用手掌轻轻叩击胸壁,从下往上、由外向内,帮助痰液松动,注意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部位。

4.体位引流:通过调整体位,利用重力帮助痰液排出,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患者,可将头部放低,使痰液更容易从肺部流出。

5.机械吸痰:对于无力咳痰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吸痰器帮助清除痰液。

6.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祛痰药或平喘药,避免滥用镇咳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戒烟:吸烟是导致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戒烟可以显著改善呼吸道健康。

2.保持空气清新:避免接触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室内保持通风。

3.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逗留。

4.健康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蔬菜和水果,增强免疫力。

5.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肺功能。

咳嗽、咳痰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咳嗽的特点、痰液的颜色和气味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疾病类型。通过正确的排痰方法,如深呼吸、湿化疗法、胸部叩击等,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如果咳嗽不适、痰液颜色异常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