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504-00060 信息分类: 市政府办文件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文日期: 2025-04-27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5-04-27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黄政办秘〔2025〕12号 词: 市政府公报2025年第4期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山市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作者:市政务公开办 发布时间:2025-04-27 10:00 信息来源: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阅读次数:

黄政办秘〔202512

 

各区、县人民政府,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高新区管委会,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黄山市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2025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5427


黄山市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实施方案(2025—2027年)

 

为深化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全力打造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实现样板区、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引领区、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创新区,力争到2027年生态产品总值(GEP可比价超过4500亿元,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重点任务

(一)完善具有黄山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

1强化数据信息基础建设。科学增设关键站点,优化数据采集网络,健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体系。(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本方案任务均需各区县政府、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高新区管委会、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落实,不再一一列出完成时限:持续推进)加强GEP跨部门数据整合与匹配技术研究,开展补充调查弥补数据缺口。(责任单位:国家统计局黄山调查队;完成时限:20256月)

2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建立与黄山实际相契合的参数模型,形成GEP核算三级指标体系。(责任单位:国家统计局黄山调查队;完成时限:20256月)优化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全面推开适宜项目VEP核算。(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3强化GEP核算结果应用。GEP纳入市对区县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责任单位:市新保中心、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黄山调查队;完成时限:20255月)推动GEP核算结果在绿色金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权益交易等领域应用,支持黟县等区县将生态产品价值纳入农文旅项目开发。(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行黄山市分行;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二)创新体现黄山特质的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模式

4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清晰界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清所有权和使用权边界。(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完成时限:202712月)开展集体林地延包试点,探索公益林分类补偿和分级管理机制。(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5强化生态产品信息调查。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形成资产清查成果。(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完成时限:202612月)深化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编制发布特色生态产品清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完成时限:20255月)丰富优质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制定生态旅游目的地清单。(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林业局;完成时限:20263月)

6完善生态产品交易机制。开发生态产品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链接生态农产品供应和电商直播企业,申建全省排污权、林业碳票交易市场。到2027年,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责任单位:黄山产投集团、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完成时限:202712月)创新自然资源使用模式,以黄山风景区为试点,建立健全特许经营权制度。(责任单位: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市林业局;完成时限:202512月)

(三)探索彰显黄山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产业化实现路径

7大力发展茶产业。全面推广应用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模式,优化提升茶产业大脑,实现茶叶种植采摘、生产加工、仓储物流、流通销售全程追溯,加快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到2027年,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50亿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完成时限:202712月)

8高效发展竹产业。加强竹资源培育,推广林下复合种植,开展机械化采伐、集运试点。编制实施竹产业发展规划,构建现代化竹资源精深加工体系,打造竹生态旅游线路、竹林休闲康养、竹笋美食体验、竹文化展示基地。到2027年,竹产业产值达到18亿元。(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完成时限:202712月)

9创新发展菊花产业。实施菊花基地建设工程,以歙县、休宁县为重点打造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研发菊花系列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发展菊花+旅游”“菊花+康养”“菊花+会展等新业态。到2027年,菊花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5亿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完成时限:202712月)

10提升发展林特产业。培育壮大山核桃、三口柑桔、三潭枇杷、徽州雪梨等特色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菌、林茶、林菜等林下种植,积极开发森林古道之旅、农事风俗体验游等业态。到2027年,林特产业产值超200亿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完成时限:202712月)

11培育壮大鱼产业。加快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创响山泉流水养鱼之乡品牌。实施徽州臭鳜鱼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打造全国最大的臭鳜鱼加工基地和流通集散地。到2027年,泉水鱼产业综合产值超10亿元,徽州臭鳜鱼全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完成时限:202712月)

12积极发展环境敏感型产业。依托洁净水源、清洁空气、适宜气候等自然本底,培育壮大高端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位居全省前列(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完成时限:202712月)

13纵深发展休闲度假产业。拓展多元文旅业态,积极创建世界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完成时限:202712月)定期举办黄山马拉松赛、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等精品赛事,扩大中国黄山自主赛事品牌影响力。(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完成时限:持续推进)实施数字游民集聚创业地建设行动,2027年,建成10家左右数字游民基地,吸引数字游民5万以上人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完成时限:202712月)

14加速发展大健康产业。深入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建设,实施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工程,推广药膳、药浴、针灸、慢病预防等特色诊治和中医保健项目。到2027年,打造长三角(安徽)健康养老基地8家,康养产业产值达70亿元。(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完成时限:202712月)

15加快发展文创产业。围绕徽墨、歙砚、徽州四雕徽州鱼灯等非遗元素,培育黄山文创潮品。加快文化IP数字化开发和转化,形成全市文化旅游IP图谱,引导企业将黄山、徽州等元素植入游戏,建设游戏+文创等应用新场景。(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完成时限:202712月)

(四)深化拓展体现黄山特征的多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6完善生态综合补偿机制。深化地表水断面、环境空气质量补偿,探索建立以乡镇为单元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完成时限:202512月)争取国家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地转移支付力度,争创国家生态综合补偿重点区域。(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7升级打造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全面落实合作区建设方案和建设规划,推深做实浙皖合作十件事,探索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等多种方式,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合作发展新机制。(责任单位:市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8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加强案例线索筛查、重大案件追踪办理和修复效果评估,推动处罚、赔偿联动,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五)健全具有黄山特点的生态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19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区域公共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的品牌管控体系,依托区域公用品牌建立生态产品子系列,建设生态产品展销中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黄山产投集团;完成时限:20266月)

20健全生态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生态产品质量管控,立足绿色优质农产品建立生态产品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产品生产、销售环节全程管控,供应链全程质量信息跟踪追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黄山产投集团;完成时限:202512月)

21多渠道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推进生态产品供需对接,举办生态产品展示会、生态产品生产销售展览体验等特色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完成时限:持续推进)互联网+”生态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持续打响黄山村播品牌,培育共富发展中心(基地)1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完成时限:202712月)

(六)创新赋能黄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金融体系

22创新生态产品贷款模式。制定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施方案,探索将VEP收益权纳入无形资产。(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完成时限:20256月)制定VEP收益权质押贷款实施指南,探索生态贷”“绿水青山贷等新型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将水权、林权、排污权、农产品订单等纳入贷款抵质押物范围。到2027年,生态产品权益类贷款余额较2024年提高28%(责任单位:人行黄山市分行、市财政局;完成时限:202712月)

23完善生态产品投融资机制。深入探索金融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效模式,推广村落徽州EODVEP等绿色信贷模式。(责任单位:人行黄山市分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完成时限:持续推进)加快基金村落建设,引导保险机构提高绿色保险覆盖率,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责任单位:市财政局、人行黄山市分行;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二、保障措施

24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依托黄山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健全工作推进协调机制,细化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定期开展工作评估,协调解决各类问题。鼓励各地、各部门先行先试,定期推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优秀案例。强化理论研究,组建黄山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机构。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支持、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山市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0D(2025—2027年)》的通知.doc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山市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0D(2025—2027年)》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