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504-00207 信息分类: 统计公报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发文日期: 2025-04-21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5-04-21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黄山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作者: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04-21 08:46 信息来源:黄山市统计局 阅读次数:

     202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序,中国式现代化黄山篇章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134.0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5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65.2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686.3亿元,增长5.6%[3]工业增加值245.8亿元,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532.560.0调整为7.332.260.5。预计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46610/人,比上年增加7235/[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6140元(折合12095美元),增长6.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11%,提高0.88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3万人。

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1.96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0.53万户,年末经营主体总数达16.89万户。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4%,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1%

 

1  2024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别

比上年涨跌(%)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0.4

    其中:食品烟酒

-0.1

         衣着

2.6

         居住

0.5

         生活用品及服务

0.0

         交通和通信

-1.8

         教育文化和娱乐

1.7

         医疗保健

0.4

         其他用品和服务

5.1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9万亩,比上年增长0.1% ;粮食产量29.9万吨,增长1.0%。年末生猪存栏38.6万头,增长2.9%。全年生猪出栏74.0万头,下降4.3%。猪牛羊禽肉产量7.5万吨,下降3.5%。禽蛋产量4.5万吨,增长10.0%。淡水产品产量1.5万吨,增长2.8%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91.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0.6%。机耕作业面积124.4万亩,机播作业面积49.2万亩,机收作业面积79.8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1.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3.3万亩,其中2024年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4万亩。累计节水灌溉面积22.6万亩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6家,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同比持平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8家,其中国家级5家。新发展家庭农场351家、达2653家,新创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11家、达42。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7.5亿元,村均收入108.4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632个,占比9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1户,比上年末33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1.3%,股份制企业增长10.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0%。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7%,制造业增长8.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0.8%分行业看,全市32个工业大类行业有22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20.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4%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3.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6.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3.4%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精制茶比上年增长1.6%,多色印刷品增长15.3%涂料增长10.1%塑料制品增长14.0%水泥增长7.7%液压元件增长34.3%半导体分立器件增长61.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643.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实现利润总额35.2亿元,增长35.2%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7个行业利润超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98元,比上年下降0.4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5%,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19.7亿元,比上年增长6.1%。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32,比上年末17。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43.7亿元,增长5.6%。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1.4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17.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95.2万平方米,减少33.7万平方米。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5.4亿元,比上年增长6.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9.3亿元,增长2.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7.2亿元,增长4.7%;金融业增加值52.2亿元,增长1.4%;房地产业增加值70.3亿元,增长0.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19.7亿元,增长8.2%

全年各类运输方式完成货运总量4763.5万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公路4739.0万吨,增长3.9%;铁路24.4万吨,下降23.5%;民航货邮吞吐量0.1万吨,下降33.7%。完成旅客运输总量2317.7万人,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公路1508.3万人,增长10.0%;水运114.7万人下降5.6%;铁路(含高铁)652.5万人,增长42.6%;民航旅客吞吐量42.2万人下降26.5%

 

2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和旅客运输量

 

 

绝对数

比上年
增长(%)

 

 

绝对数

比上年
增长(%)

货物运输量

万吨

4763.5

3.7

旅客运输量

万人

2317.7

15.5

铁路

万吨

24.4

-23.5

铁路

(含高铁)

万人

652.5

42.6

公路

万吨

4739.0

3.9

公路

万人

1508.3

10.0

水运

万吨

0.0

水运

万人

114.7

-5.6

民航

万吨

0.1

-33.7

民航

万人

42.2

-26.5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6.65万辆,比上年增长4.1%,其中私人汽车24.38万辆,增长4.3%。民用轿车拥有量16.07万辆,增长3.0%,其中私人轿车15.44万辆,增长3.1%。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77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0公里。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2.31亿元,比上年增长41.0%。快递业务量1.2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5.99亿元,分别增长43.9%21.4%。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5.01亿元,比上年增长8.0%[5]。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8.71万户,比上年末减少0.2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7.26万户,增加2.50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86.76万户、增加12.72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1.4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74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80.88万户,增加3.74万户。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5%,民间投资增长4.6%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4.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

 

 

3  2024年全市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38.9

采矿业

244.0

制造业

27.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6.8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32.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2.0

住宿和餐饮业

82.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28.0

金融业

112.9

房地产业[6]

-12.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0.5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9.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6.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1.7

教育

5.8

卫生和社会工作

-26.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5.8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21.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4.4%。商品房销售面积下17.0%。商品房销售额下降17.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长21.5%

全年开工市重点项目203个、竣工100个。安徽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特种树脂及其衍生新材料、中广核茶光互补、歙县盛龙装饰、汽车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西溪南文旅开发等项目开工建设,黄山中安科创城、黄山横江湾凯悦、年产4.3万吨缩醛系列精细化学品及0.5万吨电子专用化学品、运佳装饰三期、池黄高铁黄山220kV黄山西牵引站外部供电工程等项目竣工投产。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7.3亿元,比上年增长5.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6.4亿元,增长5.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0.9亿元,增长5.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490.8亿元,增长5.4%;餐饮收入66.5亿元,增长5.6%

 

市场销售中,全市网络零售额[7]累计完成72.4亿元,增长11.2%,其中农村产品(实物)网络零售额45.2亿元,增长10.2%

全年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5%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9.3%饮料类增长4.4%烟酒类增长18.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5%,日用品类增长149.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0%,中西药品类增长14.4%,汽车类增长8.3%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1%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2.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出口11.10亿美元,增长3.4%;进口1.46亿美元,下降6.7%。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12.13亿美元,增长7.6%;加工贸易进出口0.42亿美元,下降2.2%。从贸易区域看,对亚洲、拉丁美洲进出口分别增长27.1%55.0%;对非洲、欧洲、北美洲分别下降5.8%25.1%27.0%从出口商品看,化工产品出口0.59亿美元,增长10.3%;塑料及其制品1.79亿美元,增长9.9%;茶叶1.91亿美元,下降9.9%

 

全年新签内资项目418个,协议投资额669.2亿元,增长10.6%,其中新签亿元以上项目222个、同比增长20%。全年实际到位内资468.5亿元,增长7.2%上市公司光洋股份、培力农本方、瑞昌国际,国内500强农夫山泉瓶装水和茶饮料生产、远景能源绿色科创中心,中国绿发新能源、中铁上投T1线北京城建酒店会展集群等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先后落户黄山。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2个,上年持平;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946万元,增长13.7%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38.6亿元,增长7.5%,其中民生支出19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0.6%。从重点支出项目看,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住房保障支出等重点领域支出分别增长3.3%1.9%45.6%0.7%全年50+1”项民生实事完成投资23.73亿元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11.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24.1亿元,增长12.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79.3亿元,增长5.2%。其中,境内短期贷款558.9亿元,增长9.1%;境内中长期贷款1004.5亿元,增长8.8%

 

4  202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速

指         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211.7

10.5

  其中:住户

1624.1

12.1

        非金融企业

320.6

0.2

        机关团体

204.6 

0.4

各项贷款余额

1679.3

5.2

  其中:住户

655.9

9.0

        企(事)业单位

1020.0

2.6

  其中:境内短期

558.9 

9.1

        境内中长期

1004.5

8.8

全年保险业原保费收入[8]43.60亿元,比上年增长6.0%。赔款和给付19.05亿元,增长26.3%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07元,比上年增长6.2%人均消费支出23563元,比上年增长6.8%。恩格尔系数为31.6%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739元,比上年增长4.1%人均消费支出27695元,增长4.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7元,比上年增长6.7%人均消费支出19114元,增长7.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9%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为40.4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2.9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5.51万人,全年为4264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9.33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7.0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6.8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32.8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6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5.19万人。

年末全市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68个,床位5171张,收养救助人员1823不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182[9]年末0.48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498万元;2.61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4632万元;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8986人,全年民政部门临时救助4151人次。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1791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837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3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0678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9所,在校生15651人。普通高中20所,在校生21222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3.67%。普通初中87所,在校生35934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9.99%。小学120所,在校生7635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1.85%。幼儿园237所,在校生31789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6.52%。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139人。

 

5  2024年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指标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人)

(人)

(人)

普通本专科

9182

30678

10592

中等职业教育

5130

15651

4911

普通高中

6953

21222

6646

初中阶段

12582

35934

11628

小学

13337

76357

12629

幼儿园

8599

31789

13758

 

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43家,比上年末净增58家。全年输出技术合同306项,成交额46.70亿元,增长1.4%;吸纳技术合同552项,成交额76.52亿元,下降3.9%。取得各类科技成果88项。

全年共授权专利2253件,其中发明专利420。截至年底,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40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8.3件。

年末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31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不含授权检定机构),全年新制定、修订地方标准25,累计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6个。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10]和体育

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51个(含民办博物馆3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项,省级名录78项。广播电台7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88%。电视台7座,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82%

全市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到馆429.25万人次;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810场。《梦圆徽州》《乡长请客》入选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全国黄梅戏小戏展演,《藏在血肉中的信》入选2024年度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屯溪河街入选省十佳夜游街区黟县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灵山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休宁县齐云山入选2024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黟县、歙县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单。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922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8%。旅游总花费841.8亿元,增长13.3%。年末全市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5156处,其中5A级景区38处;星级饭店25家,其中四星级及以上饭店15家;旅行社264家。

 

 

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095个,其中医院3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3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1个、其他卫生机构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乡镇卫生院10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9个,村卫生室60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239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823人,注册护士5583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2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0639张,其中医院床位8679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851.17万人次。

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10个、体育馆6座、运动场2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46平方米。全年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项目300项次,参与健身群众人数达24万人次。在市级以上竞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夺得金牌32枚、银牌31枚、铜牌39枚。成功举办2024黄山马拉松、2024国际生态拉力杯(中国站)暨大黄山国际生态汽车拉力赛(黄山站)、2024环黄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2024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等193场赛事活动。全年电脑体育彩票销售额4.49亿元。

十二、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7.8%。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已建成自然保护区69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8个。当年造林面积11513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113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0400公顷。

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优,其中新安江流域河流总体水质状况优,18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IIII类;长江流域河流总体水质优,10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III类。太平湖水质优,水质类别为I类;丰乐湖水质优,水质类别为II类;奇墅湖水质良,水质类别为III类。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年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0.8分贝,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5.2分贝。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3起,死亡16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1.41%,比上年回落0.45个百分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84起,死亡71人。发生火灾事故864起,死亡4人。

 

 

注:[1]本公报中数据主要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等历史数据(包括图1、图2)进行了修订。

[3]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与年平均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由于2024年末就业人数尚未反馈,2024年全市全员劳动生产率使用2023年末就业人员数计算。

[5]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价格计算

[6]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7]网络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主要从事实物商品交易的网络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

[8]保险业相关数据根据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统计产生。

[9]因涉及机构改革,指标口径有调整。

[10]卫生健康数据均为预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