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市场主体】市生态环境局强化要素保障助力项目顺利投产
安徽省排污权交易办法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排污单位新改扩建项目和现有排污单位需要新增排污权的,在申领取得排污许可证前,应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有偿获取。市生态环境局在工作中了解到,部分企业对新上政策了解度不高,实际操作中难以自行完成排污权交易。为解决这一难题,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开展行动,助力企业完成排污权交易,取得排污许可证,为企业落地投产保驾护航。
一是送政问需。开展服务企业接待日和环保服务企业“十百千”行动,宣贯排污权交易相关最新政策,倾听企业诉求。针对市级重点企业农夫山泉项目、福派(安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200吨纸浆模制品生产项目急需排污权指标情况,成立工作专班介入服务。二是精准对接。市生态环境局及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多次与业主单位、环评编制第三方、排污许可证编制第三方开展会商,详细了解项目情况。经专业核算,农夫山泉(安徽黄山)饮用水有限公司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氮氧化物4.188吨/年,福派(安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COD 3.2779吨/年,氨氮0.3278吨/年。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市范围内摸排潜在排污权指标出让方,组织属地政府、待交易企业多方会商,促成农夫山泉(安徽黄山)饮用水有限公司与黄山市徽州区城东工业供热有限公司完成全市首笔大气排污权交易,福派(安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峰皮业、艾克瑞德达成排污权交易。三是审批提速。企业排污权交易达成后,市生态环境局对项目内部审核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做到专人对接、即来即办,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两家企业均顺利取得排污许可证并开工投产。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市生态环境局对440个2025年市级重点项目逐个研判环评类别及审批层级,安排专人对接,进行分类指导。对重点项目提前介入,入企开展技术指导,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加快推进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