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报告】关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一、基本情况
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共提出建议209件,其中,交由市政府系统办理197件,占总数的94.26%。这些代表建议涉及产业发展、环保旅游、城乡建设、民生事业等方方面面,有见地、有深度、有价值,集中反映了社会关切和群众期待,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深厚的为民情怀。经过57家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197件代表建议全部按时办结并书面答复代表,见面率100%,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一)建议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80件,占市政府系统承办总数的40.61%。如,张雷代表提出的《关于完善黄山北站公交服务设施的建议》(建议91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督促市交通运输局会同黄山高新区认真研究解决,2024年3月拆除了黄山北站公交场站单向通行道闸,新建设一字型弹簧道闸,同时在所有出入口处增设无障碍通道,极大方便了携带大件行李箱的旅客通行。又如,洪吉会代表提出的《关于抢救保护弘扬皖南地委秘密驻地敦仁里红色文化的建议》(建议186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要求歙县政府深入挖掘敦仁里红色文化资源,实施系统保护。目前已梳理形成10余个红色故事,修缮了敦仁里红色古道,建设了中共皖南地委秘密驻地历史陈列馆,馆内设有展台5处、展柜6个,分18个版块完整再现了敦仁里红色历史,有力推进了“红色秘地敦仁里”品牌打造。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敦仁里红色文化历史的深度研究和精神价值的挖掘提炼,重点加强胡明等红色典型人物的事迹收集和文旅项目谋划,进一步提升敦仁里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红色旅游项目的内涵品位。
(二)建议所提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97件,占市政府系统承办总数的49.24%。如,姚少卿代表提出的《关于社区配套建设居民健身中心的建议》(建议6号),市委市政府以改善民生为根本,近年来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和“国球进公园”“国球进社区”工作,2024年以来新增设各类健身活动设施77个。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不断补齐社区健身功能短板,一是优化社区健身设施建设布局,指导各区县编制各级体育设施专项规划;二是大力实施快乐健身行动和体育民生实事,提升社区健身设施数量和质量;三是打造“快乐健身 运动黄山”品牌,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效率;四是支持社区健身设施建设多元参与,推进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按照要求配置体育健身器材。下一步,将围绕四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一是做好协调引导,积极发挥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委会纠纷协调职能;二是加强资金筹措,适当扩大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可提取住房公积金范围,积极对上争取专项资金;三是加强电梯维保,研究设立住宅电梯维修应急备用金;四是探索企业共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三)建议所提问题因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解决或留作参考的20件,占市政府系统承办总数的10.15%。如,李慧娟代表提出的《关于修建黄山区至泾县高速公路的建议》(建议92号),该条高速公路未被纳入《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20-2035年),缺少上位规划依据。自2021年芜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黄山区谭家桥镇至泾县县城车程由原来的1.5小时缩短至1小时,极大加快了黄山区与泾县之间的联系。在下一轮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时,我市将积极争取项目列入规划,对接宣城市政府,共同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又如,黄永义代表提出的《关于以“徽”为黄山市唯一官方简称的建议》(建议103号),根据《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04号)第七条第(一)项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的变更由国务院批准,因此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均有其规范的法定简称。但是地市级简称变更在行政区划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没有作规定,其常见的“简称”或“别称”一般都是约定俗成,并在各个领域习惯性的使用或者引申,没有法定的官方简称。经解释说明,代表认为介绍清楚,表示满意。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责任意识,高位推动办理。全市政府系统坚持把代表建议办理作为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必须办好的民生实事和必须实行的治理工程,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办好、办实、办到位。2024年3月28日,市政府协同市人大联合召开交办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工作落实。市政府领导高位推动办理工作,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求各承办单位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优化办理方式,以人民至上的情怀、守正创新的精神、办就办好的力度,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完成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市政府各分管同志(各负责同志)对办理工作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对分管部门主办的代表建议答复件逐一审阅,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将建议办理吸收转化成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市政府系统各承办单位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把办理工作与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工作、提高行政效率和促进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实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做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二)强化质量意识,规范办理流程。坚持把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印发市政府系统《2024年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时间节点清单》《“建议办理”指标考评标准(2024年)》,从“办结率”、“见面率”、“解决率”“满意率”、“日常办理情况”等方面,加强了对建议办理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推动各承办单位形成了“一把手主抓”、“一本账管理”、“一体化办理”、“一站式公开”的建议办理工作规范。各承办部门把解决问题作为衡量办理质量的重要标准,树立“办好一件代表建议,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推动一方面工作”的理念,建立定分管领导、定责任科室、定办理标准、定完成时限、定专人督办的“五定”工作机制,做到重点问题重点办、热点问题迅速办、难点问题认真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了一批问题的解决落实。
(三)强化沟通意识,提升办理实效。多与代表沟通联系是我市建议办理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提升办理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方法。各承办单位加强与代表全过程沟通联系,聚焦办理关键进度节点,通过走访、座谈、邀请调研等多种方式,全面听取意见,共商解决办法,推动了作风转变,促进了工作落实。一方面密切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对市人大、市政府确定的重点督办建议和综合性、全局性的建议,办前主动与代表取得联系,充分沟通,互相交流,确保工作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发挥市政府办公室“穿针引线”的中枢作用,会同代表、相关单位一起研讨,面对面地听取意见,探讨解决途径,做到分类别、分层次办理,能解决的集中力量尽快解决,暂时难以解决的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因政策限制确实无法解决的耐心细致解释说明。在办理过程中,注意研究规律,提升办理水平,由办好一件建议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
(四)强化服务意识,广泛凝聚共识。各承办单位树牢主动服务观念,注重换位思考,站在人大代表的角度、站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角度来办好建议。一方面,主动为人大代表服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实地调研、座谈沟通等方式,主动与代表沟通联系,弄清建议的意图和初衷,切实提高办理效率和办理质量。另一方面,将办理建议的着眼点放在“事要解决”上,注重吸收代表建议内容,使建议办理的过程真正成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推动办理工作由“文字答复”向“解决问题”转变,使建议成果转化为实质性举措。
三、下步工作
2024年的建议办理工作,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支持下,在全市各级政府和承办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办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办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人大代表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个别单位对建议办理还不够重视,尤其对综合性较强、涉及部门较多的建议,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主动配合还不够;个别单位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针对性、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个别单位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意识还不强,“重答复、轻落实”的情况仍然存在,等等。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支持下,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把办好代表建议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让人大代表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