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412-00046 信息分类: 体系建设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招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12-31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体系建设】黄山市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年度建设情况

作者: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4-12-31 08:42 信息来源: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黄山市广播电视局、黄山市文物局) 阅读次数: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公共服务持续提升。聚力文化惠民,举办全国秋季“村晚”主场活动、冬季“村晚”示范点演出等84场“村晚”,完成“送戏进万村”全年任务的116.38%。在黄山风景区举办“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在线观看达200万人。提升服务效能,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全年累计到馆人次429.25万。2个公共文化空间分获“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周末趣学堂”获评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繁荣文艺创作,深入实施“徽剧振兴工程”,《梦圆徽州》等入选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全国黄梅戏小戏展演,《藏在血肉中的信》入选2024年度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发展智慧旅游,文旅垂类AI大模型应用产品成功上线,黄山风景区成为国内首个“全程AI伴游”景区。

(二)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推进文物保护,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单位并获方案批复。徽州古城城墙加入国际古城墙(堡)联盟。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与安徽大学联合申报的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安徽工作站获批设立。歙县获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集中连片保护修缮整县推进试点县。完善传承体系,老胡开文墨业、祁门红茶、竹溪堂徽雕3家单位获评国家级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市非遗中心获评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新增47名省级非遗传承人。加强活化利用,举办2024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交流展示活动,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四十余场展示活动。“潜口民宅活化利用”入选全省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十佳优秀案例。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大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绩效评价。开展第六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

(二)推进“送戏进万村”工作。扎实推进市政府民生实事,为全市行政村各送一场演出。结合冬季农闲、返乡高峰、春节假期旅游等,加大演出场次安排。统筹考虑农业农事、雨季酷暑等因素,合理安排“送戏”时间和场次。

(三)推动公共服务主客共享。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开展“送戏+”。积极谋划春节“送戏”活动;结合春游江淮开展“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活动。

(四)持续擦亮“村晚”品牌。搭建以群众为主角的舞台,结合乡村旅游,开展“四季村晚”。

(五)加大群众文艺创作。选送市文化馆原创节目《徽谣》参加第四届安徽省群星奖音乐门类比赛。创新形式,举办2025年全市广场舞联赛。

(六)全面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探索推动文物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