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501-00178 信息分类: 学校体育美育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发文日期: 2025-01-15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5-01-15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学校美育发展年度工作报告
内容概述: 2024年黄山市学校美育发展年度工作报告 性: 有效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结果】2024年黄山市学校美育发展年度工作报告

作者: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1-15 10:07 信息来源:黄山市教育局 阅读次数:

黄山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扎根生命精神内核,挖掘徽州传统文化,突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课堂教学、艺术实践、常展常演”三位一体的美育体系日益完善,文教深度融合,美育资源交融熏陶,浸润校园,滋养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现就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中小学206所(中职7所、高中10所、初中35所、小学99所、九年一贯制47所、十二年一贯制5所、完全中学3所),在校学生总数140053人(不含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全市艺术教师867人(其中专职教师481人,兼职教师386人),生师比170:1。全市学校共有音乐专用教室176间,美术专用教室152间。美术名师工作室1个,音乐名师工作室3个,艺术特色高中3所。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压实课程,打造品牌,全面普及艺术教育。一是落实课程刚性要求,强化课堂教学,落实美育课程标准,做实做优“一校一品”,激活“美育磁场”。2024年我市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全市中小学艺术课开课率达100%。二是着力开发地方课程,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地域特征和属性,积极开设徽剧、徽州剪纸、徽州版画、徽州鱼灯等校本课程,在多形式上拓思维。目前全市共有4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3所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三是大力发展艺术社团,全市学校现有合唱、舞蹈、书法、绘画等各类学生艺术社团,结合课后延时服务,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学生的艺术生活,艺术社团已成为学校美育成果展示与传播的重要窗口。

(二)深化培训,搭建舞台,着力建强师资队伍。一是不断夯实艺术教师队伍,全市现有专职音乐、美术教研员各1人,兼职音乐、美术教研员各7人,2024年,我市新增72名专兼职艺术教师,有力补充师资缺口。二是持续加强艺术教师培训,10月24—25日,举办了黄山市义务教育音乐教师新教材培训。11月26日,举办黄山市义务教育美术教师新教材培训,邀请全国、省、市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全市累计500余名艺术教师参加培训,持续为教师提能,激励教师积极成长,强化教师个性发展。组织音乐骨干教师送培送教下乡,赴黟县开展优质均衡美育专题讲座,赴黄山区、黟县两区县为转岗、兼职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组织美术骨干教师赴黟县碧阳小学开展“送教送培下乡”活动。三是多元搭建艺术教师展示平台,3月29日,在安徽省五大行动实验区祁门县成果汇报展——黄山市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暨优秀书画展活动中开展了美育专场学术讲座,邀请安师大教授王春雷作《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方法与路径》;在安徽省2024年小学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我市参赛选手荣获省现场课一等奖;开展2024年全市小学美术音乐优质课评选暨课例研究观摩活动;“安徽省优秀传统艺术在中小学校传承的实践研究”项目教研基地校工作推进活动在我市举行,屯溪六中作为我市项目基地校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三)扎根文化,涵养心灵,全面开展各类展演。艺术展示活动坚持面向所有学生常态化开展,市区县级每年结合工作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保证每个学生能够至少参与1项艺术活动。2024年,黄山市举办了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暨优秀书画展活动、黄山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暨首届戏剧戏曲专项展演。组织学生参加安徽省首届戏剧戏曲展演和安徽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在全省中小学生戏剧(戏曲)专项展演和艺术展演活动中斩获佳绩,市教育局荣获优秀组织奖,我市推荐的黄梅戏《昭君出塞》、校园短剧《夏淘淘奇遇记》、戏曲情景剧《一起来学“戏”》3件作品荣获省级一等奖;在安徽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我市推荐的朗诵作品《少年中国说》(节选)、《时刻准备着》2件作品荣获省级一等奖,绘画作品《中华戏曲接班人》《美好乡村》,书法作品《苏轼词二则》3件作品荣获省级一等奖。开展法治宣传、环境健康等各类跨学科绘画活动,其中新安小学绘画作品被确定为第37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海报。

三、存在问题和年度展望

2024年我市学校美育浸润校园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对国家全面推进艺术教育的更高要求,我市还有许多需要高度关注的薄弱之处。一是对美育的育人价值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对美育课程开足开齐上好的要求有待进一步压实;三是学校软硬件设施的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美育品牌打造的路径有待进一步厘清。下一步做好以下打算。

(一)明确美育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校对艺术教育价值的认识,严格落实五育并举,加强美育融合,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融合意识,充分挖掘和运用地方优秀非遗等课程资源,培养民族文化情感,树立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压实美育课程。持续破解当前学校仍存在“重智育、轻美育体育”等问题,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课程纲要落实艺术课程。在严格开足开齐美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美育教育形式,提升美育教学质量,注重差异化、个性化教学。

(三)构建师资队伍。进一步吸纳教学业绩突出、经验丰富的艺术学科教师充实队伍。进一步搭建教师培养成长平台,有计划分层次开展艺术教师培训,开展技能、论文、优质课等赛事活动,为艺术教育的实施和改革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服务。定期选派骨干美育教师到发达地区进修学习。

(四)整合艺术资源。加强与高校、文旅部门联动,用好本地高校、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等教育资源,指导我市艺术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省、市及区县研学基地,拓展艺术文化挖潜,在快乐中培养学习氛围。聘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为学校艺术课程兼职教师,注重非遗传承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