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501-00096 信息分类: 主动回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文日期: 2025-01-09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5-01-09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主动回应】发热性惊厥:小儿常见病症的科学解析

作者:广德市人民医院儿科 李玉飞 发布时间:2025-01-09 08:55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发热性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病症,通常发生在6个月至5岁之间。它是指在发热状态下,儿童出现的抽搐或癫痫样发作,虽然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却常常让家长感到恐慌和不安。了解发热性惊厥的相关知识,对于家长正确应对这一病症、减轻焦虑、保障儿童健康至关重要。

什么是小儿发热性惊厥

发热性惊厥为发热状态下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临床发病率为3%~5%。发热性惊厥可分为两种类型: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持续时间短于15分钟,表现为全面性发作,24h内无复发,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占70%~80%,单纯性热性惊厥预后良好。而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发作持续时间长或为局灶性发作,24h内有反复发作,发作后可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占20%~30%。若多次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需排除其他疾病如癫痫可能,需要特别关注。首次热性惊厥发病年龄越小,往往后期复发率越高。

发热性惊厥发生的原因

发热性惊厥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父母或祖父母有热性惊厥病史,孩子发生发热性惊厥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此外,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这使得他们在高温状态下更容易出现抽搐。感染是引起儿童高烧最常见的原因。除了感染,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高热,如中暑、脱水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增加儿童发生抽搐的风险,家长应保持警惕。

发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高热时孩子突发抽搐、双眼上翻、双手握拳、牙关紧闭、口唇发绀、口角流涎、四肢僵直抖动、呼之不应,少数仅表现为局部肢体抽动。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较长(>30分钟),可能引起多器官缺氧性损害,甚至遗留后遗症,需要格外注意,及时就诊处理。

发热性惊厥的应对措施

发热性惊厥发作多为短暂的自限性发作,家长应保持镇静,确保孩子周围环境安全,可让患儿平躺,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同时,迅速清理口鼻内的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惊厥发作时,切忌掐人中、撬开牙关、束缚或摇晃患儿以免导致进一步损害。记录惊厥持续时间及表现形式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并决定后续治疗方案。如果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疗帮助。降温措施包括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儿童的退热药物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体温38.5℃以上或发热时伴有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选用药物退热。理论上,这两种药物退热效果并无明显差异,家长可根据患儿自身具体情况选用其一。物理降温也可帮助孩子降温,例如用冷敷或冰敷、适当减少衣物。此外,可以进行温水擦浴,水温应低于小儿体温1℃(约32℃~34℃),并重点擦拭颈部、腋下、肘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若患儿对于物理降温比较抗拒,则不应强行进行。应选择让患儿舒适及易于接受的退热方法,避免增加患儿不适感、过度刺激患儿。

如果是第一次发生高热惊厥,必须及时送医院就诊。此外,对于频繁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在医生指导下,可考虑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片)以预防再次发作。

家庭护理与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学会观察小儿发热表现,尤其是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更需注意。此外,家中应备好体温计及常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滴剂”(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泰诺林)等退热制剂。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高烧,应及时给予退热药物,并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以防止体温过快上升引发惊厥。

发热惊厥的预防措施

虽然无法完全预防所有类型的发热性惊厥,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风险。例如,确保孩子按时接种疫苗,以减少感染风险;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锻炼,提高免疫力;家长应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如何识别和处理高热惊厥。此外,对于有过高热惊厥史的儿童,应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包括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神经系统评估,以确保没有长期影响。同时,为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通过参加相关群组,与其他经历过类似情况的家庭分享经验,从而获得情感支持。

了解和正确处理儿童发热性惊厥对于降低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知识和有效应对措施,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管理这一常见病症。同时,也鼓励家长保持警惕,并积极参与孩子的健康管理。只有通过全面了解和适当干预,我们才能为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