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黄山市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实施应用
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重要举措,我市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做好环境要素保障。
一是全面应用于项目环境准入。2024年,全市113个建设项目环评全面应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通过深度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符合性分析,明确项目管控单元与准入要求,加强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和污染物排放管控,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作用。
二是优化开发区产业布局。2024年,全市7个省级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均注重与黄山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的有效衔接,在空间布局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上,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作为重要依据,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政策引领作用,优化园区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开发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是助力环境执法监管。依托安徽省“三线一单”公众服务平台网址,开展排污许可登记表“双随机”检查,读取项目位置进行空间落图,识别项目管控单元属性、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能源效率要求、区域总体管控要求,快速获取项目选址合法合规性。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作为监管抓手,提升监管执法精准化水平,有效增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效能。
四是支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选址选线、调整优化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如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项目前期准备过程中,强化项目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衔接,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科学指导项目工程方案优化,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流域防洪安全,同时最大程度降低防洪治理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守住流域安全底线。中广核徽州区徽韵200MW茶光互补光伏项目避让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一定生态空间,强化重点生态空间的保护,守牢生态安全屏障。
今后,我市将持续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和现有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融合,在各项规划、各类建设项目及生态环境管理中加以应用落实,为项目落地提供政策指引,切实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作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