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8996/202412-00024 信息分类: 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文日期: 2024-12-13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12-13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黄山市“三加强”持续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质效

作者: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4-12-13 16:47 信息来源:黄山市生态环境局 阅读次数:

今年以来,黄山市持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群众环保意识。一是强化宣传教育。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技人员能力提升、“三下乡”等活动,宣传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污染防治法》《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等,累计发放宣传信息或技术资料14万份,举办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现场观摩培训112场次。二是抓好增殖放流禁捕退捕。规范组织增殖放流活动2次,放流光唇鱼、光倒刺鲃等鱼苗567万尾。推进重点水域常态化禁捕工作,出动执法人员1.3万余人次、执法车辆2765辆次、执法船艇334艘次,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11艘,清理整治违规网具1588张;查处非法电鱼案件16件,收缴电鱼器具16套。三是健全农田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推广使用标准地膜,已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746万个,无害化处置122吨,预计全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率可分别达90%、84%。

加强技术推广,全面增强减污控污能力。一是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发布《黄山市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推荐农药品种目录》,推荐低毒农药品种141个。常态化开展农药集中配送,累计配送353.6吨。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74个,全域茶园插放粘虫黄板2500万张。优化发布肥料配方27个,落实田间试验29个,推行化肥施用定额制,推广“三新”模式11.2万亩次。二是加快推进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实施“沿江(新安江、阊江)、环湖(太平湖、月潭湖、丰乐湖、奇墅湖)”畜禽污染治理提升工程,推广秸秆“过腹”养牛、秸秆稻菇轮作、微生物发酵床等,截至10月底,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4.9%,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2%,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三是探索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新模式。实施“三池两坝”、鱼菜共生、人工湿地等治理模式,推动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全市共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310亩,争取山泉流水养鱼环境整治资金300万元支持26家企业建设或改进养殖尾水处理设施设备,提升养殖尾水综合处理效果。

加强项目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污染治理。一是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2024年度25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已完成投资7.3亿元、实施项目282个,建设进度61.2%。2024年度55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有序开展,进度达74.05%。扎实推进农村户厕改造,目前已完成农村改厕3240户,竣工比127.3%。二是发展绿色种养循环。继续在歙县实施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按照“种养配套、就近消纳”原则,主体对接养殖场160户,服务种植户167户,累计服务播种面积34.46万亩次。三是深入推进受污染耕地防治。精准掌握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耕地利用现状和作物种植种类、面积、分布等情况,实施清单式动态管理。通过实施农艺调控措施和土壤改良类技术,全市完成安全利用面积20837亩、严格管控面积1159亩,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措施覆盖率100%。争取中央财政资金40万元在休宁县和黟县开展耕地土壤改良与安全利用集中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四是扎实推进菊花加工热源替代。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治、多能互补的农业清洁能源替代格局,全面开展菊花热源替代项目前期调查、评估研判、宣传动员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受理空气能热泵烘干机奖补申请155台,实施奖补资金171.325万元,在蓝田镇、渭桥乡新建3个菊花集中烘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