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博物馆名录(截至2023年12月)
序号 | 区县 | 博物馆名称 | 概述 | 具体地址 | 性质 |
1 | 市直(共3家,其中国有馆2家,非国有馆1家) |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黄山市博物馆)2008年1月8日正式开馆。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由陈列区、收藏区、文化产业区、办公区等组成,展区面积9600平方米。为国内唯一全面体现徽州文化主题的历史文化类专题博物馆,馆藏近10万件,系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徽州三雕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屯溪区迎宾大道50号 | 国有 |
2 | 徽州税文化博物馆 | 徽州税文化博物馆创建于2005年,是中国税务史和博物馆史上第一座税文化专题博物馆,已成为综合性的普法教育基地。馆内通过实物、图片、声光电技术再现古代赋税征派场景。藏品主要分为图册、契约、税票、官文和器具五大类,能使游览者在徽州税文化长廊浏览中了解我国税收法治进程。 | 屯溪区黄山东路109号 | 国有 | |
3 | 徽州印象博物馆 | 黄山徽州印象博物馆坐落于黄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梅林大道88号,以展示徽州文化为基本内容,不定期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亲临现场展示技艺,交流徽文化精髓。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展览等,旨在打造成为以文化体验为特色,以服务于游客观光、市民休闲为目的,集文化博览、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 | 高新区梅林大道88号 | 非国有 | |
4 | 屯溪区(共10家,其中国有馆4家,非国有馆6家) | 黄山市屯溪区博物馆 | 屯溪区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5月,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屯溪老街168号,建筑为徽州古民居风格,面积约800平方米。馆藏品以新安书画、歙砚、徽州三雕以及明清家具见长。基本陈列有《徽韵老街 贾道流芳》及《馆藏文物精品展》。为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坚持组织临时展览,走进校园、军营、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受到一致好评。屯溪区博物馆利用特有的古街区文化氛围,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为公众、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是市民和游客了解城市历史的发展、领略徽州文化精髓的重要基地。 | 屯溪区老街168号 | 国有 |
5 | 程大位珠算博物馆 | 程大位珠算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9月18日,坐落在程大位故居旧址上。博物馆由程氏宗祠和程大位故居两部分组成;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典型明代徽派建筑;程氏宗祠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屯溪区前园南路52-1号 | 国有 | |
6 | 戴震纪念馆 | 戴震纪念馆位于屯溪老街立新巷1号,是一栋清末民国初期的建筑,是我国唯一一所陈列和收藏戴震学术贡献、生平事迹和研究成果的纪念馆,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传播戴震思想、发扬戴震求真求是精神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窗口。 | 屯溪区老街90号 | 国有 | |
7 | 中共皖南特区委员会机关旧址纪念馆 | 中共皖南特区委员会机关旧址纪念馆于2019年6月11日正式对外复馆开放。旧址建筑面积289平方米,展陈区面积810平方米,为目前黄山市中心城区唯一的一座革命遗迹纪念馆。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安徽省新四军研究会红色教育基地。 | 屯溪区老街69号 | 国有 | |
8 | 黄山市徽墨文房博物馆 | 安徽省黄山市徽墨文房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黄山市戴震公园旁、伴山而建,为典型的徽派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藏品为中国手工业制作的典型代表,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徽墨”与“歙砚”。主要展品有:乾隆三十年胡天注首创“胡开文徽墨”传承至今珍贵文献资料42件、明清历代名家雕刻的“御园图”、“ 棉花图”等墨模600余副、实物遗存150余件;汉朝以来历代名砚三百余方等,藏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研究价值,均为传世精品。 | 屯溪区延安路老虎山5号 | 非国有 | |
9 | 黄山市徽州艺术珍宝博物馆 | 黄山市徽州艺术珍宝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集展览参观、交流购物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建筑,馆内藏品以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精品与宫廷珍宝为主,涵盖玉器、石雕、文房、竹、木、牙、角雕刻、书画、家具等10多个门类。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儒雅的艺术氛围、陈列的稀世珍宝让游客流连忘返。 | 屯溪区老街三马路32号 | 非国有 | |
10 | 黄山太平猴魁博物馆 | 黄山茶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十大名茶其中有三个产自黄山,即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门红茶。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太平猴魁获得金质奖章。太平猴魁为原产地保护产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太平猴魁茶手工制作技艺》。为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与利用,综合展示太平猴魁茶文化,丰富旅游文化业态,2015年黄山六百里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了太平猴魁博物馆。 | 屯溪区延安路3号 | 非国有 | |
11 | 黄山市徽州糕饼博物馆 | 黄山市徽州糕饼博物馆属于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是胡兴堂重点打造天下徽州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之一,集徽州糕饼历史展示、制作工艺展演,参与体验等于一体,整馆面积9600平方米。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体验徽州糕饼文化的博大精深,近年针对研学开发了研学体验教室,并推出一系列的动手实践课程。 | 屯溪区迎宾大道38号 | 非国有 | |
12 | 黄山蕲蛇博物馆 | 蕲蛇博物馆2013年成立以来,收集展品包括:蕲蛇的标本与活体,以及关于蕲蛇蛇伤的馆内种植的蛇药中草药、蛇产品等3000多件。免费开放给市民、游客和在校的中小学生,大学生,也是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学院的学习基地。 |
屯溪区新安北路63-1号 | 非国有 | |
13 | 黄山市万粹楼博物馆 | 万粹楼博物馆采用明清時代古建筑遗存的石雕、砖雕、木雕等旧构件之精品用現代建筑技术组合而成。万粹楼糅和了徽派民居、園园林、庭院、府第、豪宅、商鋪之風格,多層面,多方位,多角度综合反映了徽派建筑的文化艺术特质,本身就是一座古建筑博物馆。 | 屯溪区老街143号 | 非国有 | |
14 | 黄山区(共4家,其中国有馆1家,非国有馆3家) | 黄山区博物馆 | 黄山区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是以文物为主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国家拨款事业单位,隶属黄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该馆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以文物收藏、展览、征集、修复、保管、考古发掘为业务范围。2018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五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 黄山区太平东路20号 | 国有 |
15 | 黄山民间博物馆 | 黄山民间博物馆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馆藏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分为名人字画、明清家具、徽州三雕、文房四宝、玉器等展区。 | 黄山区平湖西路六角楼至太平湖方向500米处 | 非国有 | |
16 | 黄山奇石博物馆 | 黄山奇石博物馆2011年建立,由黄山知铭旅游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创办,坐落在黄山区工业园区内。博物馆2009年开工,2010年5月1日试运行。面积2600多平方米,建筑高度约15米,立面采用古典徽派建筑风格,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周围环境优雅,两边绿树花草,院内假山龙腾、池塘鱼跃、井中喷泉,博物馆全部设在一层,进门大厅100多平方米玻璃采光顶,顶中立柱斗拱装饰,顶下设鱼池、喷泉仙鹤相映。 | 黄山区工业园区内 | 非国有 | |
17 | 黄山莫问茶號徽茶博物馆 | 黄山莫问茶號徽茶博物馆由莫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创办,馆内有徽茶发展历史展厅、黄山毛峰生态展厅、徽茶古法制作器具技艺展厅、茶器与健康生活展厅。馆内有古法制茶器具18件,古代茶具、唐代点茶明代煎茶器具30件,其他与茶相关物品400余件,名家字画29幅。该馆从整体上演示了徽州种茶制茶研茶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展示了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广大爱茶访茶人士提供了交流平台。 | 黄山区汤口镇寨西新国线换乘中心内 | 非国有 | |
18 | 徽州区(共6家,其中国有馆2家,非国有馆4家) |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 | 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是一座古建筑专题博物馆,由明园和清园两部分组成,按照“原拆原建、集中保护”原则,集中保护了明清时期最具典型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亭、古桥、古戏台等24幢古建筑,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学的珍贵实例,被誉为“我国明代民间艺术的活专著”“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著名古建筑专家、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曾叹之曰:“观皇宫去北京,看民宅到潜口”。1988年,潜口民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 潜黄路1号 |
国有 |
19 |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 岩寺是南方八省游击队的集结地、新四军整编地、成军地和东进抗日出征地。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两条线上的起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等。纪念馆景区包括500多年历史的洪桥,抗战时期是新四军机要科,以及有着徽州第一砖雕门楼之称的进士第门坊、纪念广场、六大员雕像、军部纪念馆、廉政教育馆、岩寺老街。纪念馆以弘扬铁军精神为主题,重点展示新四军在岩寺集结、整编、点验、誓师东进等重要史实。陈列馆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设序厅、岩寺集结、誓师东进、军民情深、抗日烽火、铁军传承等6大展厅。 | 徽州区滨河南路39号 | 国有 | |
20 | 黄山市徽州区谢裕大茶文化 博物馆 |
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以“徽茶文化综合体旅游示范区和安徽茶业历史文化展示中心”为目标,分为茶史溯源、徽茶之光、茗香天成三个版块十二个单元,详细展示中国茶叶及安徽茶叶的历史和文化、谢裕大的百年传承与发展。馆内还配有品茶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和临展区。近年来,研学旅行发展迅猛,年均游客量数十万以上。 | 徽州区潜口镇谢裕大东路99号 | 非国有 | |
21 | 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 | 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占地30亩,徽派建筑风格,建筑面积4837平方米,2012年4月批复成立。其中建有2200平方米藏品展示厅、 2400平方米仓储库房及180平方米实验室、修复室;馆藏文物2200余件(套),开展藏品保管、建档、研究、展览等相关业务活动。博物馆展览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千载话茶香:展品包括徽州厅堂、茶器具、历史遗址图、文献资料、徽茶史略等。第二部分尘寰有神品:展品包括“老谢家茶”黄山毛峰传统制作技艺茶机具和首创黄山毛峰“机械法”原始茶机具,徽茶主要产品分类、特点及荣誉与辉煌。第三部分行止寄胸怀:展品包括“老谢家茶”茶道图文、传统的茶叶检验、品茗器具、电子影像等。第四部分茗器盛薪海:展品包括集中历史品茗器具。第五部分追忆似水流年:展品包括文献资料及现代电子影像设备介绍徽茶文化。 | 徽州区迎宾大道118号 | 非国有 | |
22 | 黄山市徽州雕刻博物馆 | 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主旨为弘扬徽州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社会文化发展。主要展品以徽派雕刻工艺品为主,计1261套,涵盖宋元明清时期,以明清作品为主,能反映出从古至今徽派雕刻技艺的进化过程。该馆将易地新建,总规划用地16亩,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徽派雕刻工艺品研发基地、徽派雕刻工艺品生产基地、徽派雕刻人才培养基地、雕刻艺术博物馆、徽州传统文化体验园。 | 徽州区迎宾大道126号 | 非国有 | |
23 | 黄山市乌金园猪文化博物馆 | 乌金园猪文化博物馆是安徽省首家以猪为主题所建的博物馆,馆内收藏与猪文化有关的文字、图片、器物、活体及工艺美术品万余件,包括猪文化知识宣传挂图,古今中外养猪医书典籍,与猪有关的文档票证及名人字画、工艺美术品。通过图文、实物、活体等文化元素,系统深刻而又趣味横生地演绎了猪的历史文化、进化演变、民俗传统、营养美味及品质改良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通过珍藏的猪文化艺术品,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 | 徽州区慈爱路76号 | 非国有 | |
24 | 歙县(共11家,其中国有馆5家,非国有馆6家) |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歙县博物馆于1958年2月筹建,1961年并入县文化馆,1978年4月恢复建制。徽州历史博物馆于2021年9月12日正式开馆,坐落于徽州古城核心区域,占地15亩。该馆建筑布局有藏品库区、陈列展区、技术管理区、文物研究区和观众服务设施等,总建筑面积11493平方米,其中陈列展厅面积4200平方米。整个展陈分为"天下徽州、遥忆徽州、寻根徽州、秋兴徽州、梦里徽州"五大板块,以徽州历史为主线,依托馆藏三万多件文物珍品,立足歙县徽文化发祥地的特色资源优势,将文物展示与科普教育基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研学基地相结合。该馆具备征集、典藏、陈列、研究和宣教等功能,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徽州历史文化教育和鉴赏的公共机构、徽州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徽州古城文化阵地打造的新亮点。 | 歙县徽城镇打箍井街 50号 |
国有 |
25 | 歙县黄宾虹纪念馆 | 歙县黄宾虹纪念馆成立于1987年,2009年被国家列为免费对外开放单位。2011年被命名为黄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黄宾虹故居被评为黄山市“十大名人故居”。黄宾虹纪念馆(新馆)位于歙县徽城镇方士载宅,占地6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400平方米。该馆共设三个展厅:一展厅为黄宾虹艺术生平展厅,展品有展板、实物、照片和电子播放组成;二展厅为黄宾虹作品展厅,展出黄宾虹写生作品20余幅;三展厅为临时画展展厅,首次为“新安画派近现代书画大展”,有作品百余幅。 |
歙县徽城镇打箍井街 7-9号 |
国有 | |
26 | 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 | 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中和街,在陶行知少年就读处——崇一学堂旧址基础上扩建而成,一楼设瞻仰厅,供人们瞻仰和追思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二楼设学陶厅、思陶厅、师陶厅,根据陶行知生平事迹布置展线,通过文字、图片展板及文物实物等资料再现了先生一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所创造的教育教学理论;三楼设多功能厅,是各项活动及学术交流的场所。 | 歙县徽城镇中和街98号 | 国有 | |
27 | 歙县徽班纪念馆 | 歙县徽班纪念馆自2014年12月开馆以来,特别是2015年被列入歙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后,得到了广大徽剧爱好者一致好评,发挥了良好的宣传推介作用,已成为歙县展示徽文化的一大靓丽窗口,亦是外地游客和当地群众了解徽班、徽剧的必到之处。现在的纪念馆每年游客总量约在10万人次左右。 | 歙县徽城镇徽文化文创中心石头屋文旅综合体 5号楼 |
国有 | |
28 | 歙县新安医学陈列馆 | 歙县新安医学陈列馆始建于清代,主楼为三开间三进深二天井二层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为373.91平方米。整体建筑造型古朴大方,体现了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2006年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批准为安徽省第6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列馆免费开放,集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名家坐诊于一体,主要组成有:王任之纪念室50平方米、新安医学陈列馆60平方米 、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中医名家诊室)60平方米,中医标本室30平方米。 | 歙县徽城镇大北街100号 | 国有 | |
29 | 歙县巴慰祖故居博物馆 | 歙县巴慰祖故居博物馆,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设7个展厅,陈列展品600余件,其中有巴慰祖篆刻、书画、巴慰祖珍藏的名家书画、巴慰祖遗物(印谱、印章、古玩、砚台、墨),巴慰祖后裔篆刻,书画等。 | 歙县徽城镇渔梁路77号 | 非国有 | |
30 | 歙县鲍家花园徽派盆景艺术 博物馆 |
歙县鲍家花园徽派盆景艺术博物馆2013年正式开馆,以展示徽派盆景艺术为主旨。该馆建在歙县鲍家花园“徽风苑”内,占地面积20余亩,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600平方米,两层砖式混凝土结构。馆内分讲解区、展览厅、盆景名家介绍室和多功能厅、玻璃温室等。二楼为根雕、竹雕艺术展厅。 | 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 非国有 | |
31 | 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 | 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设立专业从事徽墨、歙砚雕刻艺术作品及资料收藏、展览、陈列、研讨、交流等活动,完整地反映墨砚历史,对墨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推进作用。详尽介绍歙砚、徽墨的起源、发展和名工,展现歙砚、徽墨的品质、工艺、砚式和墨模,普及歙砚、徽墨的鉴赏知识,展示新安书画、徽州三雕、全国各大名砚品种及漆器工艺,文房四宝。以整理和挖掘歙砚、徽墨的深刻内涵和历史传承,展示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砚墨文化为己任,主要用于对古、近、现代的名家大师作品的集中展示,设有砚雕和制墨大师领衔的工作室。 | 歙县郑村镇郑村路口 | 非国有 | |
32 | 歙县古徽州雕艺博物馆 | 歙县古徽州雕艺博物馆2014年5月成立并对外开放,旨在弘扬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打造独具魅力的徽州四雕文化。该馆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80平方米。 | 歙县徽城镇徽园38号 | 非国有 | |
33 | 歙县新安国医博物馆 | 歙县新安国医博物馆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其中展馆面积1000平方米(展厅800平方米);同时建300平米的学术研讨场所和养生、休闲、住宿场所;建有药园、张一帖纪念馆;同时设立了文物征集室、修复室和储藏室。该馆主要展示新安医学源远流长的历史,被评为黄山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传习项目为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张一帖内科疗法;2017年获“安徽老字号”殊荣。 | 歙县深渡镇定潭村 | 非国有 | |
34 | 歙县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 | 歙县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2008年7月开馆,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和传播歙砚艺术为一体,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收藏的精品歙砚、徽墨500余件,图书资料20余册,分古砚及图书图片资料展厅、原材料展厅和现代砚雕技艺传承工艺展示三个部分。 | 歙县徽城镇徽州新天地 4幢5号 |
非国有 | |
35 | 休宁县(共7家,其中国有馆2家,非国有馆5家) | 休宁县状元博物馆 | 休宁县状元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展示状元文化为己任,兼容中国传统文化与地方民俗于一体的综合型博物馆。该馆建于休宁古县衙遗址上,以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阳钟鼓楼”为中心,现由状元文化广场、状元文化陈列馆、状元阁、附属庭院四大部分组成。 | 休宁县状元广场1号 | 国有 |
36 | 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 陈列馆 |
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陈列馆于2008年12月份正式开馆。旧址是农户张志周家,1924年建,建筑面积99平方米,共3层,关英、刘毓标等省委领导住二楼,三楼为省委机要室和暸望哨所。当年省委在此开会、指挥战斗和休息。一楼为三开间,大厅右边是厨房兼楼梯,左边是一间厢房和正房,是当时主人家居住;二楼是省委书记关英及刘毓标等省委领导人居住和研究工作的地方。三楼是暸望台和省委机要室。1998年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黄山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 石屋坑组 |
国有 | |
37 | 休宁龙湾五城茶干工艺博物馆 | 休宁龙湾五城茶干工艺博览馆2010年6月开馆,为世人了解茶干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提供了真实依据,为探索茶干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馆主要展示状元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地方民俗,由一个主厅和三个单元厅构成,总面积1200平米,2015年年初入选休宁县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有工作人员4名。 | 休宁县五城镇星洲村 | 非国有 | |
38 | 黄山松萝茶文化博物馆 | 黄山松萝茶文化博物馆是由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投资3200万元兴建,坐落于休宁县尧舜工业园区,建筑面积4100㎡,注册资本300万元,博物馆展厅面积1200㎡,专题展厅(茶艺室)面积200㎡,公共服务区面积1500㎡,库房面积500㎡,办公区面积1200㎡。该馆采取企业投资、理事会管理,专家策划、团队合作、市场化管理的模式,充分利用徽州茶、松萝茶文化资源和黄山市、休宁县旅游资源,并通过茶文化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休宁海阳镇经济开发区 龙跃路6号 |
非国有 | |
39 | 黄山麟聖博物馆 | 黄山麟圣博物馆2012年4月开馆,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使用面积11086平方米,其中展览用房6800平方米,文物库房(含标本间)2000平方米,共有8个基本陈列厅和两个临时展厅,2018年成功备案33559件10544件套,其中度量衡近2000件,砝码1000多件,古代顶戴400多件,该系列全世界收藏最多,是发现了解研究徽商徽文化好地方。 | 休宁县蓝田镇儒村 | 非国有 | |
40 | 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 | 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是在吴鲁衡罗经老店原有百年老作坊基础上恢复建设,包括吴鲁衡百年老店,通过修缮的吴鲁衡百年老店旧址,让游客了解万安罗盘老店的历史原貌;非遗技艺传习馆,恢复原有吴鲁衡百年老作坊,安排工匠现场展示罗盘七大制作工序;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主展馆,展示古罗盘、老工具、万安罗盘历代获奖证书原件等文物千余件。2012年被评选为 “首届安徽省十佳民办博物馆” | 休宁县万安镇上街70号 | 非国有 | |
41 | 见明堂民俗博物馆 | 见明堂民俗博物馆是一家集徽州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教育、科普知识、文物保护、研究、鉴定、学术交流、文化产品销售、旅游接待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安徽省首批“十佳民办博物馆”、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黄山市文明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为三层徽派建筑,一楼二楼为藏品陈列展示区和游客休息服务区,三楼为文物鉴定、鉴赏、拍卖、黄山见明堂书画院、文化活动及接待办公区。馆内现有藏品万余件,展厅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共分四大展区,主要以徽州明清红木家具、徽州三雕、徽州书法、徽州瓷器铜器玉器等为主,其中清代阿弥陀佛瓷佛像和清代华南虎虎皮珍藏,为众多专家、学者所瞩目。 | 休宁县齐云山东大道 41号 |
非国有 | |
42 | 黟县(共6家,其中国有馆2家,非国有馆4家) | 黟县博物馆 | 黟县博物馆位于现县政府所在地,主馆总建筑面积约为3800m2,陈列区1500m2,(包括1个基本陈列(1200m2)2个临时陈列((500m2),藏品库区800m2;设有二个陈列展厅,为市徽州文书研究基地、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黟县直街54号政府大院 | 国有 |
43 | 黟县柯村暴动纪念馆 | 皖南苏维埃政府旧址设在柯氏宗祠内,建于清代,该祠堂分为三进,建筑占地面积454.7平方米。该祠堂曾于1934年发生“柯村暴动”,建立了皖南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皖南苏维埃政府,是当时政府驻地。“皖南苏维埃政府”1981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真实记录了革命先烈们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顽强战斗的感人事迹。 | 黟县柯村乡柯村组 | 国有 | |
44 | 黟县茶博馆 | 黟县茶博馆创建于2013年9月,总面积1000平方米。一展厅:300平方米,主展征集来的古老茶具120余件(其中:哥德堡号古船模型1座)。二展厅:400平方米,主展:古黟黑茶生产线加工、茶艺表演、品尝茶文化及世界茶王系列展示等。文物来源主要为:考古发掘、依法汇集、采集、购买、交换、接受捐赠、调拨等。 | 黟县碧阳镇宏村大道 122号 |
非国有 | |
45 | 万春博物馆 | 万春博物馆2012年1月成立,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00平方米,集收藏、展览、研究、交流、教育、游览功能为一体,展品由多年收藏的当代著名油画家、当代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以及徽州古村落、古民居为表现题材的油画作品组成。同时,馆内还抢救收藏有200余件“三雕”艺术珍品。 | 黟县宏村镇粮站内 | 非国有 | |
46 | 黄山古典家具博物馆 | 黄山古典家具博物馆2015年6月成立,基于叶氏祠堂的基础上,以修旧如旧的模式修复而成。这座祠堂始建于明末清初(顺治年间) ,距今三百多年历史,南北宽15.46米,东西长35.16米,总占地面积538.5平方米。 展品以明清金丝楠木古典家具为主,有顶箱柜、罗汉床等明清家具共150余件藏品。 | 黟县宏村镇龙江村 | 非国有 | |
47 | 黟县金星民间博物馆 | 黟县金星民间博物馆2011年7月成立,由两县城展区和宏村展区两部分组成,分别展有各式雕工精湛形态独特的明清古床、古徽州楹联匾额、徽州四雕精品、陶瓷艺术品、古代农耕生活用具、杂件收藏品等珍贵文物古件,其展陈规模和展品的文化价值、艺术水准均属上乘。 | 黟县翼然东路 | 非国有 | |
48 | 祁门县(共3家,其中国有馆1家,非国有馆2家) | 祁门县博物馆 | 祁门县博物馆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陈列展厅面积850平方米,设有二个陈列展厅,为国家三级馆、徽州文书研究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藏文物12000余件,珍贵文物19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件,徽州契约文书一万余件,为特色馆藏。2019年展出《祁门碑刻文化拓片展》《民间匾额展》。 | 祁门县文峰南路 文化活动中心四楼 |
国有 |
49 | 安徽祁红博物馆 | 安徽祁红博物馆系统展示祁红的悠久历史与厚重人文。总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馆内有珍贵文献、照片资料、历史茶样、茶器、制茶工具展品等300余件。 | 祁门县华扬工业园内 | 非国有 | |
50 | 安徽省祁门红茶博物馆 | 安徽省祁门红茶博物馆以展示祁门红茶文化为主题,2012年元月成立。博物馆占地面积1860平方米,展厅面积4200平方米,现有馆藏300余件。 | 祁门县五里牌 | 非国有 | |
51 | 风景区(1家,国有馆) | 黄山风景区博物馆 | 黄山风景区博物馆设于黄山风景区慈光阁古建筑群内,占地741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376 平方米。现有藏品700余件,以地域文物、自然标本、史料图片收藏为主要特色。设有游客中心、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地质公园四大主题展厅,展厅面积达1360平方米。通过100块展板和151个展橱展出实物180件、标本715件、文献资料133件、图片198幅,设置大型黄山全景沙盘、地质模型、轩辕黄帝铜像和徐霞客黄山游记木雕各一座,运用LED电子屏、触摸电脑、网络电脑和多媒体投影设备等,共同组成鲜活的立体空间,集中展示了黄山人文、自然和地质精华。 | 黄山风景区慈光阁 | 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