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回应】肠镜检查知多少
很多人听到做肠镜检查,都以为很痛苦,因此心理上十分抗拒。
目前肠镜检查有普通肠镜和无痛肠镜两种检查方法可选。
普通肠镜检查前没有麻醉,因而在检查时,患者可能会有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无痛肠镜是专业麻醉师通过静脉注射起效快、疗效确切的麻醉药物丙泊酚,让你在数秒钟后开始入睡,整个肠镜检查中你都不会感到痛苦,也就是通常医务人员说的:打一针,睡一觉,肠镜检查就完成了。即在普通肠镜的基础上增加了全身麻醉和必要的监护,因此价格比普通肠镜要贵很多。
肠镜检查怎么做?
其实,肠镜检查就是采用一根长长的软管,软管前端带着一个会发光的电子摄像头,医生把软管从肛门插入到人体后,开始清楚地观察肠道黏膜的微小变化,并拍摄清晰逼真的照片。鲜明、清晰的腔内图像动态地呈现于电视屏幕上,把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盲肠的黏膜病变看得清清楚楚,医生能分辨明确,重点取像。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接受肠镜检查。充分良好的肠道准备,可以提高肠道息肉的检出率,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不充分的肠道准备,会有大量的粪水和粪便覆盖在肠黏膜表面上,影响医生的观察结果,造成肠息肉、早癌等疾病的漏诊,同时增加医生的操作难度和医疗费用。
如何做好肠镜前的准备工作?
饮食限制是肠道准备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建议检查前2天少渣饮食(如豆腐、肉圆、蒸蛋、蛋汤、稀饭、烂面、藕粉、面包等),忌吃蔬菜、带籽较多和红色食物,如韭菜、猕猴桃、西红柿、西瓜、杨梅等。
肠道药物的服用也很讲究
根据《2019年中国肠道准备指南》推荐,聚乙二醇(PEG)作为安全性更好、适用人群更广的药物被推荐,服用方法有一次性服用和分次服用两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次性服用方法
检查当日:检查前4—6小时,先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盒加入4斤温开水中充分溶解,1小时30分以内服完;紧接着再准备1—2斤温开水喝(若没有糖尿病可在温水里加少许白糖或合适的饮料),总共5—6斤温开水建议2小时内喝完。
服用过程中,请务必来回走动,并轻揉腹部,直至排出淡黄色或清水样便。
分次服用方法
对于不能接受一次性喝大量清肠水的患者,可以选择分次服用:建议检查前一天晚上5点吃晚饭,饭后2小时开始服用一盒清肠药物,这样可以不影响当天晚上休息。另一盒清肠药物检查当日服用,准备方法同前面。
多数情况下服药1小时左右开始第一次排便,排泄5—8次,正常排便至没有便意即可休息。
如不耐饥饿者可饮少量糖水。糖尿病患者为防止低血糖现象发生,检查当日建议停用降糖药物。如你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波立维、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或服利血平降压药,停药一周方可肠镜活检或肠镜治疗。
肠道准备效果的自测方法
肠道准备效果肉眼观察简单分为4种:①便中仍有粪便;②含少量粪块水样便;③淡黄色水样便;④无色透明的水样便。
如果你排便到“④无色透明的水样便”,你的肠道准备效果就很好。
什么人该做肠镜检查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中国肠道肿瘤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从年龄上看,5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上升,75—80岁间达到高峰。专家提出,所有超过50岁的人都建议做一次肠镜检查,部分高危人群则应将筛查的年龄提前至40—45岁。有研究发现,有95%的大肠癌主要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而肠息肉发展至肠癌一般需要5—10年。
实践证明,筛查肠道肿瘤最有效最直接的项目是结肠镜检查。它是肠道肿瘤筛查的“金标准”。结直肠癌筛查首先要“对号入座”,看自己属于一般人群、高危人群还是遗传性高危人群。
一般人群应从50岁开始筛查结直肠癌,也有专家建议从45岁开始。
高危人群:是指有家族性肠炎疾病史、肿瘤史、腺瘤性息肉病史;有长期慢性腹痛、腹泻、便秘、黏液血便史;有慢性胆囊炎、阑尾炎或胆囊、阑尾切除史;有结直肠腺瘤史;有下腹部放疗史;有不良饮食习惯者、消化道肿瘤高发地区。
不建议立即检查的人群:月经期和妊娠期妇女;肠梗阻症状未改善者,中毒性巨结肠患者,腹腔盆腔手术后早期患者,怀疑有肠穿孔、肠瘘者。
经常做无痛肠镜会让人记忆力减退、变傻吗?
很多人担心麻醉后人的记忆力、思考能力会下降,因而不选择无痛诊疗。从国内外多年的临床实践来看,这种担忧大可不必。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无痛诊疗的麻醉药物均具有超短效、可逆性的特点,且药物使用量少。即麻醉药物会快速代谢、无残留,麻醉过后身体功能可以完全恢复。
无痛肠镜检查后注意事项
(1)检查结束后观察30分钟,身体基本恢复正常方可离院;检查当天不饮酒;不开车、骑车;不操作精细仪器;不签署重要文件;不进行高空作业。
(2)检查后2小时方可饮温开水、进食清淡易消化软食;3小时内需亲属陪护。
(3)做病理检查或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如腹痛腹胀剧烈、大便发黑、出血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4)如医生有医嘱,请按医嘱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