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403-00271 信息分类: 体系建设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招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文日期: 2024-03-29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03-29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体系建设】黄山市2023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年度建设情况

作者: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4-03-29 08:24 信息来源: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阅读次数:

一、工作完成情况

1.深入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完成市政府重点项目黄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市文化馆新馆)项目搬迁运营。全面加强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全市11个图书馆、8个文化馆、5个美术馆、20个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各公共文化场馆加大展览展示、公益培训班、讲座、比赛等活动开展。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和内容,黄山市图书馆“黄山自然讲堂”项目被文旅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典型案例”。黄山市图书馆“黄山自然讲堂”科普阅读推广、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行走的徽文化”主题社教活动,2个项目荣获省厅表彰2023年度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成功举办“山水知音•相会黄山”第十四届皖江八市群艺大赛、全市六一少儿文艺调演、全市广场舞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遴选优秀节目参加第十八届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

2.公共文化场馆提档升级。2023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馆名单》,黄山市图书馆、屯溪区图书馆、歙县图书馆、休宁县图书馆4个馆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黄山区图书馆、徽州区图书馆、黟县图书馆、祁门县图书馆4个馆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自1994年开始,每四年评估一次。我市此次评估结果与第六轮评估相比,取得较大进步。第六轮评估我市评为国家一级馆3个,国家二级馆1个,国家三级馆4个。此次,市图书馆及三区四县图书馆全部评为国家二级以上,彰显了我市公共图书馆建设取得巨大成果。

3. 积极开展“送戏进万村”工作。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形式,为全市每个行政村送一场演出。不断深化供需衔接,优化供给质量,计划全年完成692场,共完成演出732场,占年度任务数的105.17%。,有效满足了广大农村群众看戏看演出需求。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荣获省文化和旅游厅表彰为2023年送戏进万村工作市级最佳组织单位。

4.加大“四季村晚”等活动举办。搭建以群众为主角的群众文化舞台,加大“四季村晚”、“大地欢歌”等乡村文化活动举办力度。其中,10月22日,屯溪区南溪南成功举办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屯溪区南溪南村全国秋季示范村晚、黄山区焦村镇汤家庄村晚入选2023年安徽省“最美四季村晚”。徽州区广场舞《晒秋咯》入选参加2023年安徽省广场舞集中展演。

5.增强文物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对上争取资金7144万元。制定落实黄宾虹故居保护利用工作方案。联合开展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情况排查,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举办“2023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黄山站)暨万里茶道文物主题游径活动和“中俄蒙万里茶道申遗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万里茶道沿线城市市长论坛”,持续推进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建成并运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国文房四宝文化名城”通过专家组复评。在全省率先推出十大文物主题游径。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效能。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抓住国家首次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机遇,积极争取数字化建设项目,加大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不断拓展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加强与敦煌等城市合作,为群众和游客提供具有文化辨识度和认可度的公共文化产品。

2.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继续与其他省市联合主办第十九届皖浙赣闽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第十五届皖江八市群艺大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深化向上向善的道德风尚建设,常态化开展“大地欢歌”、“四季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2024年1月将在黟县柯村举办2024年安徽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首场演出活动,采用“1+5”模式,即由1场主题演出和5个场区活动(赏民俗、送春联、展非遗、品美食、购农特产品)组成,通过抖音等平台直播带货。举办全市广场舞大赛、 “六一”少儿文艺展演等活动。开展“送戏进万村”工作,以提升供给质量为重点,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形式为全市每个行政村送一场演出。培育一批优秀文化志愿者、志愿项目、志愿团队。

3.全面启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以市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方案,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创建领导组,召开动员部署会,着力文物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施系列重点工程,为全国文物保护工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4.全力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四普”是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文物事业立足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四普”成果将成为文物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从今年5月份起开展实地调查,2024年要完成野外调查的60%。

5.科学实施文物保护项目。落实文化强省会议相关要求,大力实施系统性保护项目,2024年计划实施呈坎古建筑群两罗宅修缮、石潭吴氏宗祠等文物保护项目72个。持续谋划各类型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争取做到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实施一批、验收一批。修订《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效益。紧密跟踪项目谋划、申报、实施等全过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

6.深入推进非遗保护体系建设。完善非遗项目与传承人名录体系,公布第九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启动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