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糕”升!这些从小吃到大的徽州糕点,每一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逢年过节时,常能听到这样的俗语。这红包,自然是内包礼钱的红纸袋。
然而在徽州却有一种小红包,它包的不是钱,而是一种徽式糕点一顶市酥。它也是徽州人过年礼物的重要一种, 俗称“果子包”。

它味道香甜,质地松软,望之成块,提起成带,人口酥化,满口生香,不沾牙,不粘纸,老少咸宜。每逢春节之季,徽州人家的果盒里,大多置放一碟顶市酥,作为招待客人的糕点。


玉条酥和芝麻糖的制作工艺如出一辙,最大的区别在于二者原料的不同,玉条酥只有黄芝麻,相对于口感比较纯粹,芝麻的香味更加浓郁。

切糖师傅把糖放在锅中烧开,再融人两斤白糖,倒入炒米、芝麻、花生等搅拌均匀,便舀起搁在长方形的框子里,铺上油布,快刀起落,刀与板的撞击声中,条状和薄片的冻米糖便产生了。

徽州民间有“寸把长,银光闪,金条状,芝麻香”的说法,说的就是寸金糖。
作为徽州传统糕点之一,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孩子们多半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如此甘美的美食,咬一口嘎嘣脆,嚼一嚼满口甜香,仿佛这就是满满的年味。
在徽州传统文化中,寸金糖被赋予许多吉祥、美好的寓意,也蕴含着发人警醒、催人奋斗的深意。“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一流传千古的古诗句,大抵是寸金糖得名的由来。
在徽州人新年待客的果盘中,寸金糖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普通人家一般在三十晚就早早地装盘,等到大年初一讨一个“开门见金见银”的好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