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301-00142 信息分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3-01-06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黄环函〔2022〕136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审批通过】关于黄山市德邦粉体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助剂搬迁入园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作者: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3-01-06 15:37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阅读次数:

黄山市德邦粉体材料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来年产2000吨助剂搬迁入园改造项目《行政许可申请书》和复岘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编制的《黄山市德邦粉体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助剂搬迁入园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悉。经组织专家技术评审,并在黄山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公示,公众无异议。经研究,现对《报告书》批复如下:

一、项目拟在黄山市循环经济园A区紫金路北侧原黄山市徽州区雪松新材料有限公司部分地块(经度118度21分24.775秒,纬度29度49分55.060秒)建设,项目占地约24亩,新建建筑面积3035.7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7万元,拟新建一栋甲类合成车间、一栋丙类破碎车间、一栋甲类仓库、一栋丙类综合库、一栋动力中心,一栋办公楼、一个乙类罐区,保留厂区现有丁类仓库,新建1条流平剂生产线、1条消光剂生产线、1条固化剂生产线,依托原有及配套建设相应的环保设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公用、辅助、储运等设施。项目建成后年产2000吨助剂,其中消光剂1000吨/年、流平剂500吨/年、固化剂500吨/年。

二、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我局同意你公司按《报告书》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和拟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建设,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原黄山市德邦粉体材料有限公司地块及新建厂区内的拆除活动按照《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规定(试行)》(部公告2017年第78号)规定执行,做好企业拆除活动污染环境的防范工作。

2. 落实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项目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污分流,污水管网须管廊架空布设,对原有的雨、污水管网和应急导流管网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对于不符合要求及不能利用的管网,按规范要求新建,确保全厂雨污分流、初期雨水的收集及应急导流管网系统的畅通。全厂工艺废水、废气吸收废水、设备冲洗水和地坪冲洗水经5m3/d的“沉淀+调节+芬顿氧化”废水预处理设施预处理后与循环冷却系统排水、生活污水一并进入5m3/d的“厌氧+化学沉淀”处理设施处理,废水中pH、COD、氨氮、BOD5、SS、总磷、总氮等污染物达到黄山市徽州区双益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协议接管限值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再经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后,排入徽州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丰乐河。挥发酚指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限值。按要求建设规范化排污口,安装pH、流量、COD、氨氮自动监测设备。

3. 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应确保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中规定的二级浓度限值;TVOC达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18)中附录D.1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推荐的标准值。生产产生的各种废气应收集处理,VOCs物料输送、反应等生产过程设备密闭,液体物料设置自动上料、卸料系统,固体物料设置封闭配料间,物料密闭传输。消光剂烘干废气、固化剂反应废气、流平剂反应废气、经二级水冷凝的蒸馏废气同经密闭收集的污水处理站废气、经气相平衡管的车间中间罐、罐区储罐废气、经集气罩收集的实验室废气一并经过“一级水喷淋+除雾+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消光剂、固化剂投料粉尘经密闭投料间负压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以上废气共同通过一根不低于15m高排气筒排放;消光剂破碎粉尘经管道收集后和消光剂的包装粉尘、流平剂投料粉尘、流平剂包装粉尘经密闭负压收集后共同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不低于15m高排气筒排放;危废暂存间的有机废气经密闭收集后经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不低于15m高排气筒排放。项目应当定期更换活性炭,做到挥发性有机废气稳定达标排放,颗粒物、非甲烷总烃、TVOC排放应达到《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4-2019)表2中特别排放限值要求,酚类排放应达到《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5中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厂区内及边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浓度应符合《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4-2019)附录B表B.1中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排放控制要求。

厂界外200m为公司的环境防护距离。该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有医院、学校、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建筑物。

4.做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按规定建设工业固废贮存场所,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对废活性炭、废包装桶、污水处理站污泥等危险废物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特别规定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配套专用危险废物临时储存设施,配备专用储存容器进行收集,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其进行处置,并做好处置记录,不得随意处置;应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将管理计划及危险废物管理有关资料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备案。

5.做好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项目应对已经建设的内容进行排查,落实《报告书》中分区防渗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措施和其它区域的一般防渗措施,对监测井进行维护,定期对地下水水质监测,确保地下水环境质量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建设用地达到《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表1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防止地下水、土壤受到污染,确保项目区域的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不降低。

6.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对各类噪声源采取必要的隔声、降噪措施,确保项目生产过程中南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4类标准,其余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3类标准。

7.做好项目的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建立环境风险应急管理体系,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保证防范环境风险的配套设施的落实,确保在应急状态下,废水能自流进入事故应急池;在生产中要严格执行防范环境风险事故的制度和措施,做好运输、贮存和生产等环节的环境风险管理;按照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定期开展事件演练;切实加强环境风险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应急状态下能正常投入使用;一旦出现事故隐患或地下水、土壤异常等环境危害事件,应立即按照突发环境事件预案处置,包括停止生产,并及时向生态环境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

8.建立健全环境管理规章制度,设立环境管理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环保工作。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要求,依法安装、使用、维护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9.施工期应按《报告书》要求及相关规定落实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防治措施,做好固体废物管理,确保施工期污染物达标排放。

三、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本项目应从运输、储存、生产等环节全过程抓好安全生产,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建设、运行和维护各类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

四、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环保设施建设必须纳入施工合同,保证环保设施建设进度和资金。

五、《报告书》经批准后,如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防治污染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依法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应依法报我局重新审核。

六、本项目新增总量控制指标为:COD 0.045t/a、氨氮0.004t/a、VOCs 0.546t/a。

七、国家对本项目应执行的环境标准作出修订或新颁布的要求,执行新标准和新要求。

八、项目应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减少碳和污染物排放。

九、该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并产生实际排污行为之前,须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申领排污许可证。

十、该项目建成后,应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及时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和验收信息报送工作,并依法依规公开相关信息。

十一、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依法严格执行相关主管部门规定,取得了法定许可后方可开工。

十二、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徽州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该项目“三同时”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2022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