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看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黄山公安实践
近年来,黄山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工作目标,大力推进新时代“枫桥式派出所”全覆盖创建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基层警务改革,夯实公安基层基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全市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不断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决策部署,扎实推动“枫桥式派出所”全覆盖创建工作提神、提标、提速、提质、提效,聚焦“一室两队”、农村地区“交治合一”等改革,推动警力实现向派出所、向社区“两个前置”,全市派出所警力占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40.6%,社区民警占派出所警力42%,有力地充实了基层实战警力。同时,不断夯实城乡社区警务,力促社区警务网络全覆盖、社区民警全覆盖、警务室辅警全覆盖“三个全覆盖”,把社区资源、综治力量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建立与完善专门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防控机制,全力推动全市群防群治工作,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群防群治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目前全市共有“迎客松义警”群防群治力量8673人。而在农村领域,全市公安建立完善“一村一警一辅警”包村联系工作机制,切实打造村村有警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化解矛盾全方位、基础信息全掌握、宣传动员全发动的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新格局。
不断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水平。我市黟县宏村派出所是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近年来,该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3+N”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联合行业协会等调解各类涉旅纠纷。比如,为了根治民宿之间的无序竞争,宏村派出所推动当地成立“乡村客栈联盟”,并在宏村景区南门停车场设置固定区域,给每个民宿提供对外展示的均等机会。“按照行业服务规范和联盟管理章程,如今宏村98%的民宿纠纷已化解在萌芽阶段。”宏村派出所所长何成宏介绍,在此基础上宏村还衍生打造“小宏花”诚信经营品牌活动,从价格放心、维权放心等方面,大大降低涉旅纠纷发生概率。
目前,为发挥类似宏村派出所的引领作用,我市按照“一所一特色、一县(区)一品牌”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新时代“枫桥式派出所”创建工作,全市59个公安派出所设立“警民联调”室,配备专兼职调解员402人,覆盖率达到100%,并在内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领导包保责任机制,建立矛盾纠纷季分析和向事权部门月通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制定《黄山市公安机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指引》,提升全市矛盾纠纷调处能力和水平。同时,把“枫桥式派出所”全覆盖创建工作与当前公安机关各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联合作战,推动创建工作做深做实,确保取得实效。
不断优化公安政务服务。人民主体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价值,也是我市公安基层派出所多年来遵循的根本宗旨。近年来,全市公安相继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其中歙县公安局在8个中心警务室安装了身份证人像采集办证设备和临时身份证制证设备,为群众提供户政身份证服务。黟县公安局将公安政务服务内容延伸至二维码门牌系统,将与群众生活和企业经营密切相关46项高频业务的申请条件、服务流程、办理时限、收费依据等链接在群众扫码端的界面,同时还将15项主要行政业务的审批、办事流程予以公开,群众在家通过手机扫一扫门牌的二维码就能了解到公安最新的政务服务及最便捷的办事流程,实现了政务服务“进家门”。目前,全市公安还积极开展“公安政务进社区”上门服务活动,紧紧围绕群众对公安政务服务的现实需要,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为基层解难题“三大行动”,将公安政务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安政务服务。此外,自2021年9月公安政务服务工作推行“一窗通办”服务以来,全市23个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窗口累计办理治安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事项共计6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