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金融】金融赋能“千万工程” 打造“共富”新路径
10月20日上午,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相关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用开放的思维抓金融赋能和美乡村建设,重点聚焦乡村产业兴旺、人居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信用体系完善等方面,加大金融供给,充分利用“村落徽州”、EOD、VEP等创新型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借力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全面推动金融支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力争未来5年内投放“千万工程”贷款不低于200亿元,加快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黄山样板。
金融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我市持续深化金融支持乡村特色农产品发展,聚焦“茶花草鱼”等特色产业,创新专属信贷产品,成功推动全国首单VEP收益权质押贷款项目落地,投放首笔贷款1.83亿元,助力“祁门红茶”产业发展。
金融赋能乡村基础设施改造。我市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向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建设提供金融资源倾斜,在全国首创“村落徽州”贷款模式,助力传统村落建设,累计授信34.45亿元、投放14.05亿元;持续引导各金融机构在“村落徽州”、EOD绿色金融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人居环境治理、文旅产业等,因地制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创新升级。
金融赋能乡村信用环境建设。我市坚持推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提质扩面,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与农村主体相契合、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金融产品,持续丰富专属金融产品。同时,建立健全信用结果运用政策体系,推出更多纯信用、免抵押、低利率的专属金融产品,搭建线上金融超市。
非银金融要素聚合赋能乡村升级质效。我市通过运用资本市场工具,推动现代高效农业企业上市挂牌,扩大直接融资。通过进一步发挥融资担保增信功能,争取国担基金和省再担保公司支持,加大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担保费补贴支持力度,持续提升涉农企业融资发展的担保能力,深化“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服务,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