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211-00107 信息分类: 媒体解读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2-11-01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媒体解读】黄山日报:强化政策引领,黄山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迈入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2-11-01 11:33 信息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阅读次数:

近期,《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黄政办秘〔2022〕43号)经市政府研究通过正式印发(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补短板”为立足、以“城乡统筹”为发展方针,通过5大方面16项重点措施,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黄山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工作由此进入“快车道”。

立足短板,明晰发展目标

近年来,我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周边兄弟地市相比,整体发展水平略有滞后。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公共交通供给不足,建制村公交通达比率不高、城乡物流体系效用不显,农村地区物流“最后一公里”不畅两大方面。

《实施意见》结合黄山市工作实际,以“分布推进、全面提升”为工作原则,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市城乡运输存在的差异,着眼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长远发展,按照“一县(区)一策”的工作思路,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和客货邮融合发展两大重点工作,以2025年为时间节点,具体提出了三大发展目标:一是覆盖全域、服务优质的一体化公交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建制村公交化通达比率达85%以上;二是城乡集配、终端便捷的城乡物流运输体系有序运转。全市具备三种功能以上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比例80%以上,各区县正常运营的客货邮融合发展线路均达6条以上;争创1-2个交通运输部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三是全市整体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提升明显。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4A级达标区县达100%,5A级达标区县达70%。

城乡统筹,兼顾客货发展

紧紧围绕群众“出行难、出行贵”、“快递收寄难”等痛点、难点问题,《实施意见》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在农村客运出行供给及打通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两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工作安排。

《实施意见》规划了我市便民、快捷的农村客运出行体验发展的4个方面,一是优化城乡客运结构,有序推进城乡客运公司化改造,因地制宜,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三级公交服务网络,提升建制村公交化通达率;二是完善客运价格机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合理确定票制票价,形成“政府能承受、百姓得实惠、企业可持续、行业促发展”的多层次、差异化的价格体系;三是提升运营服务品质,在出行需求较小且相对分散的农村地区,鼓励开展预约、定制式、微公交等个性化客运服务,同时提出了将补贴政策和第三方满意度测评相挂钩的奖惩机制;四是便捷群众出行体验,全面提升城乡客运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拓展交通一卡通在城乡客运领域的应用。

同时,《实施意见》也对畅通、集约的城乡物流运营网络的建立提供了指引,一是完善三级城乡物流网络建设,推动现有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集约高效化发展,实现“一站多用”;二是推进农村客货邮合作发展,加强建制村通客车与直接通邮工作的协同联动,有序开展客货邮合作线路试点;三是培育农村物流市场主体,以骨干企业引领带动,建设一批精品线路、精品站点、精品项目,培育1-2个农村物流品牌;四是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统筹农村客运车辆、物流站点设备配置,鼓励推广标准化托盘、集装篮和笼车循环公用,降低农产品运输损耗。

因地制宜,“交通运输+”接地气

立足黄山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及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产业,《实施意见》鼓励交通运输发展与旅游、商务行业相结合,拓展惠农、多元的“交通运输+”新业态

一是“交通运输+全域旅游”。以全市景区、景点及乡村旅游线路布局为基础,统筹规划,进一步提升交通服务旅游的保障能力。《实施意见》提出,推进旅游公交线路发展,实现全市AAAA级以上景区景点公交通达率达100%,同时,支持特色小镇、创意休闲农业、田园风情等乡村特色旅游区域开通乡村旅游定制线路。

二是“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运力资源和电商资源整合,结合电商行业对配送线路、频次和时效的需求,合理规划运输网络。对农村电商产业发达的地区,积极推进“交通惠农”措施,充分利用沿途取送、循环配送等模式,开展“定时、定点、定线”的物流服务,拓宽农村农副产品销售、运输渠道,提高农村物流服务的直接通达和覆盖能力。

强化落实,要素保障有利

《实施意见》关注于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的完善,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考核机制三方面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调度机制的完善,《实施意见》推动由政府牵头负责,各相关单位参与的工作机制的建立,同时以联席会议形式,及时调度各项工作进展;二是资金支持强化,推动区县政府将城乡公共交通补助纳入本级公共财政预算,完善农村客运运营财政补贴机制,同时由市财政统筹资金以以奖代补形式对成功通过国家、省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客货邮发展样板县创建验收的区县给与适当支持;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实施意见》提出,将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工作作为对各区县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立完善督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

下一步,将结合日常工作,做好《实施意见》的宣贯及实施工作,以群众诉求为方向,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不断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