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206-00184 信息分类: 规划解读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2-06-13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改革局:解读《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

作者:市政务公开办 发布时间:2022-06-13 16:34 信息来源: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阅读次数:

2022年6月9日,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正式发布了《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和依据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进现代化高新区建设的关键五年。《规划》是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立足高新区本地实际研究制定。

二、编制意义和总体考虑

《规划》的编制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安徽省委省政府、黄山市委市政府“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省委“四个走在前列”要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持续奋斗的充分体现,是未来五年高新区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规划》结合高新区实际,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明确重点工作,并为其他专项规划提供目标和方向。《规划》针对“十四五”时期新形势下高新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展现高新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旨在奋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抢抓“融杭接沪”机遇,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步伐,培育创新动能,创建绿色品牌,立足“创新高地,产业兴城”核心定位,成功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做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是履行经济发展、投资促进、社会服务等职能的重要依据,也是引领高新区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高新区管委会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整个编制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前期研究阶段

2019年8月,高新区召开2020年及“十四五”重大项目谋划会议,超前谋划2020年及“十四五”重大项目。2020年7月,高新区管委会通过学习市政府办印发的《关于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做好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黄政办〔2020〕14号),确定了《规划》的编制体系、基本导向、编制任务、编制要求以及时间节点。2020年10月,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专题会,区发改局对《规划》前期编制工作进展和近期工作进行重点汇报,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十四五”发展规划思路与措施。2020年年底,在前期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十四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二)规划纲要起草阶段

为高质量编制《规划》,经高新区管委会同意,2020年11月通过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确定了《规划》编制团队。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规划编制团队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起草《规划》初稿。

(三)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阶段

起草过程中先后6次征求了各地各部门意见建议,共收到意见建议90余条,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特别是《中共黄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出台后,结合高新区实际,又进一步对《规划》进行调整、充实、修改。《规划》经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及专家组评审并通过。

《规划》采用篇章结构,分为四大篇章共17章,并就具体指标、具体项目、具体工程措施设置了20个专栏,约4.7万字。《规划》主要内容共分为四大篇章,第一篇为第一章和第二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包括发展基础、发展机遇和主要挑战3个方面内容,主要分析了高新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以及“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第二篇为第三章到第五章,阐述了“十四五”时期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定位、战略和目标,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第三篇为第六章到第十二章,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高新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创新发展、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对外合作、公共服务等17项重大任务,做到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具体;第四篇为第十三章到第十七章,主要阐述了加强党的领导,完善规划体系,强化组织实施和要素保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规划实施保障,举全区之力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工作目标

《规划》提出,始终围绕“创新高地,产业兴城”的核心定位,紧扣升级转型,提质增量的发展要求,突出高质量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以争先创优、争当模范为目标导向,到“十四五”末,园区规模迈上新台阶、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人才培育展示新动能、开放协同形成新格局、产城融合取得新进展、绿色发展创造新生态、社会治理实现新提高,综合实力位居省高新区前列,建成国家级高新区。

五、主要任务

(一)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全力推进产业兴城。以“六大提升工程”、“六个一批”为抓手,坚持补足工业短板,加快构建“2+2”特色产业体系,发挥旅游优势,激活特色小镇活力,构筑城市发展高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力争到2025年,营业收入过26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达6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

(二)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根据“东连、西扩、南并、北进”发展战略,按照“创新高地,产业兴城”的核心定位,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智能制造、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2+2”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的空间发展格局。

(三)激发园区活力,建设创新高地。按照国家高新区建设思路,通过开放带动、深化改革、政策引导和协同创新,广泛汇聚省市内外创新资源,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以创新资源集聚为核心,以人才驱动为引领,不断加强创新主体的培育力度,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基于高新区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打造活力高新区。

(四)突出产城融合,强化协调发展。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促进城市功能提升与产业发展相互协调,加快黄山高新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

(五)坚持生态友好,营造绿色高新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生态高新区。

(六)加快对外合作,强化开放发展。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融杭接沪”,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同时坚持树立开放视野,放眼全球,立足大局,以更大的开放抢抓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发展,全面提升黄山高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

(七)扩展公共服务,强化共享发展。完善以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就业创业服务、社会治理、养老助残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基层惠民工程覆盖面,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建设幸福高新、人文高新、法治高新、平安高新。

六、保障措施

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建设,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加强规划衔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增强要素支撑,强化招商引资,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和制度保障,举全区之力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七、解读机关和解读人

解读机关: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改革局

解读人:朱伊芸

联系电话:0559-255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