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205-00333 信息分类: 未成年人保护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发文日期: 2022-05-24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2-05-24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黄山市“四个更加”助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作者:汪小宁 发布时间:2022-05-24 09:10 信息来源:黄山市民政局 阅读次数:

近年来,市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着力点从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际出发,全力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一)保护更有力,构建未保委全面统筹、办公室具体协调、成员单位按责履职的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对各级党政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主任、35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同年10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出批示。及时召开市未保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印发未保委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工作规则等系列文件。7个区县全部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制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的通知》,推动未保站和社工站同步建设、交叉服务、专业互补实现工作有人干、活动有场地、解困有平台

(二)队伍更加健全实现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网络全覆盖市、县两级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全市共配备111名儿童督导员、730名儿童主任,基层儿童关爱保护队伍延伸至每个乡镇(街道)、村(居)。市、区县民政部门每年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结合儿童工作特点,着重从政策解读、儿童心理、沟通技巧等方面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进行系统培训,使儿童工作者不仅要懂业务,更要懂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2016年摸排时减少了38%,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依托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正式开通全市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及时受理、处置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及未成年人监护等方面求助、投诉和举报。

(三)保障更加精准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增长机制并逐年提高标准。目前,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集中供养1510元/人.月,社会散居1100元/人.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孤儿标准执行。儿童主任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动态掌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监护、生活、健康等状况,全市274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得到有效保障。大力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对年满18周岁,符合条件的孤儿发放助学金。2019年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发放孤儿助学金87.5万元,资助100人次在校大学生就学。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照护制度,定期核查留守儿童照护情况,重点排查被委托照护人照护能力和履职情况,发现被委托照护人因年龄、身体等原因不能履行照护责任的或存在法定禁止被委托情形,督促其父母更换被委托照护人,确保每名儿童都得到妥善照料。截至目前,全市490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全部纳入到有效监护范围。

   (四)活动更丰富,营造社会各界参与关心关爱未成年人保护的浓厚氛围将《未成年人保护法》纳入“八五”普法重点内容,推进未保法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深入乡村、社区,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推动儿童关爱保护政策落实,强化家庭履行监护责任,引导未成年人父母及监护人注重儿童安全教育,增强儿童自我安全防护技能。年6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借助主流媒体、公众号等平台,开展“未保法解读”“未保法知识问答”等形式新颖、群众参与度高的系列主题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市未保办、市未保中心以“走基层、办实事、连民心、颂党恩”为主题,分赴各区县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对特殊家庭困难儿童,实地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为其送上米、油、书包、读书卡等慰问品,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