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112-00163 信息分类: 规划解读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市林业局 发布日期: 2021-10-10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文字解读】《黄山市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作者:市林业局 发布时间:2021-10-10 16:10 信息来源:市林业局 阅读次数:

一、出台背景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时期,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推进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关于开展林业发展“十四五”总体规划及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林规函〔2020〕78号)、《关于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黄政办〔2020〕1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黄山市“十三五”林业发展现状,市林业局组织编制了《黄山市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起草过程

2020年5月21日,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按规划编制的时间节点,2020年9月3日、12月2日和2021年3月10日,市林业局和编制单位一起,共召开了三次全市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座谈会,对规划初稿和送审稿分别进行讨论和修改完善;2020年12月22日、2021年3月29日,通过网络,二次征求市直部门和区县修改意见,对全市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修改完善。2021年5月10日,全市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编制单位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11月3日报送市发改委审并根据反馈意见再次修改完善后,呈报市政府审批。12月9日,《黄山市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施行。

三、工作目标

“十四五”期间,黄山市林业将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力争主要生态指标领先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走在前列,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跻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前列,初步建立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65‰以内,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0%,全市林业总产值达500亿元以上。

四、重点内容

(一)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创新林业发展机制

聚焦安徽省“五大森林”行动,以林长制改革为总抓手,实施林业建设八大重点工程,推动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全市国有林场商品林资源及其他资产,盘活用好林业资源,成立市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积极争取国家储备林项目投资建设。扎实推进3个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和9个市级改革创新点建设。

(二)科学加强森林经营,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推动营造林任务由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升,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大力发展乡土树种和优良林种,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优质健康森林,不断提升森林生态服务、林产品供给和碳汇能力。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碳汇森林行动,做好林业碳汇项目储备,结合新安江生态补偿探索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提高森林固碳能力,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新安江生态廊道建设两大工程建设,科学加强森林经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三)加强防控体系建设,保障森林健康发展

把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作为林长制首要任务,开展环黄山风景区松材线虫病“靶向”防控行动,分区分级综合治理、精准防控,打好松材线虫病歼灭战和阻击战,全力保护黄山松安全。大力实施森林防火项目建设,推广应用科技新手段,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和野外火源管控,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预警响应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火灾扑救科学化,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围绕环黄山风景区松材线虫病靶向防控和森林防火能力提升两大工程建设,切实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四)严守林业生态红线,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实行最严格的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加强依法监管,强化自然保护地、湿地、林地等保护修复,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点实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两大工程。

(五)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构建林业产业体系

落实国家营造林政策,加快低产林改造步伐,大力发展特色经果林、木本油料、竹产业等特色产业。有机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健全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与林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围绕木竹精深加工、森林旅游、油茶产业、林果加工、苗木花卉、食用菌生产、中药材种植和林下经济等重点领域,积极引进更多效益增长型、低碳环保型的招商项目。推进林业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将生态保护和生态利用融入到林业产业发展全过程,实现林业产业一二三融合发展。实施绿色富民产业工程,到2025年,使全市林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六)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夯实林业设施基础

围绕科技创新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强化技术集成配套、改善林业科技创新条件为重点,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夯实林业基础设施,促进黄山市林业建设、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夯实和发展黄山市林业建设成效。参照建制镇标准,推动国有林场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一规划实施,把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内的道路、供电、供水、管护用房、林业科普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同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改善林场基础设施,逐步引入无人机、视频监控、远距离瞭望等先进科技设备,提高日常巡查和管护效率,增强森林资源管理能力。

五、创新举措

本《规划》除森林质量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林业重点工作以外,突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林业高质量发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突出在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建设、加强新安江生态廊道建设、推进环黄山风景区松材线虫病靶向防控、探索推进林业碳汇交易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规划。

六、下一步工作考虑

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契机,根据安徽省“五大森林”行动和《黄山市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将计划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县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十四五林业建设各项工作,将黄山市培育发展为长三角生态后花园。

七、关键词解释

碳达峰: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林业碳汇: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机制。

安徽省“五大森林”行动:指平安森林行动、健康森林行动、碳汇森林行动、金银森林行动、活力森林行动。

八、政策咨询

如对该《规划》有不清楚之处,可咨询市林业局规划规划财务科,咨询电话:0559-2512341,联系人:吴赛君 (工作日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