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109-00365 信息分类: 专家解读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1-09-30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专家解读】市建筑业协会古建分会会长、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忠平等专家解读:徽派古建产业条条蛟龙翻江倒海共击水

作者:汪 悦 发布时间:2021-09-30 08:40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解决企业困境 扶持企业发展

目前,全市有古建企业159家

2020年产值约10.6亿元

帮扶4家古建二级企业晋升一级、2家古建三级企业晋升二级

指导27家企业成功申报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古建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企业从2020年底的39家增加到目前的66家,一级企业发展到6家

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初创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是全国成立最早的古建公司之一。2004年企业改制,成立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2015年初,该公司承建的歙县徽州府衙修复工程捧回全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从此公司名声大振。

作为我市古建行业龙头企业,多年来,公司完成众多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及大型古典园林、重要纪念建筑、旅游建筑施工任务,不仅赢得了业主单位及业内专家的赞誉和嘉奖,还在此过程中保护、传承、发扬徽州传统建筑工艺,让徽派古建产业在时代发展中焕发生机。2020年,公司产值2亿余元。

但在我市古建行业,像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这样拥有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并不多。

今年初,市住建局牵头对全市古建相关企业作摸底排查,初步摸排各类古建企业159家,包含古建原材料供应、规划设计、监理、施工、修缮、构配件生产及衍生的文创产品生产、销售等各种类型,其中具有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43家、文物保护修缮企业32家,2020年产值约10.6亿元。

在古建行业,资质就是“敲门砖”“通行证”,不具备一定等级的资质,就不能承揽相应等级的业务。目前,我市具有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中一二级资质企业数量较少,大多为三级资质。企业资质等级普遍不高,导致无法承揽面积大、等级高的古建工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发展壮大,产业做大做强。

为此,黄山市华润轩古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东胜等业内人士纷纷建议,集中扶持一批徽派建筑设计与施工企业,给予资质支持。“提升徽派古建企业资质,不仅可有效提升徽派古建企业在本地的参与能力,也能增强徽派古建企业在全国古建市场的竞争力。”胡东胜说。

为了打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扶持本土企业发展,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培育高等级资质古建企业,通过一对一指导,成功帮扶4家古建二级企业晋升一级、2家古建三级企业晋升二级,对长期从事古建施工的企业推行资质审批信用承诺制和容缺办理制度,指导27家企业成功申报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古建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企业从2020年底的39家增加到目前的66家,一级企业发展到6家。

“现在我们的市场就是这样,因为资质、企业规模等原因,大订单不敢接、接不了,小订单大家抢。”黄山大木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武晔认为,我市中小型古建企业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希望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大家拧成一股绳,通过设计、施工一条龙逐步形成产业化,在家居、建材等领域融入古建元素,通力合作向全国乃至国外市场发展,打响徽派建筑设计施工品牌。

市建筑业协会古建分会会长、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忠平也认为,要整合优质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扶持企业做专、做强。“徽派古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企业做专、做强,企业发展壮大则应具备科研、设计、施工一体化的能力。”程忠平建议政府整合古建行业优质资源,扶持骨干企业采用市场化方式组建相关企业集团,提升企业竞争力,带动行业发展壮大。

高端起步,规划先行。顺应时代呼唤的澎湃浪潮,今年6月,黄山城投集团下属城建控股公司为主导团结市域内古建相关优质企业合资成立黄山市古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围绕徽文化传承和徽派古建品牌打造,重点布局四大业务板块,逐步形成集产品研发、工程施工及文物保护、交易展示和古构件生产基地等于一体的产业集团,持续做大做强徽派古建产业,助推我市徽派古建产业破浪前行。“目前古建公司已完成组建,正在开展收购相关具有古建资质企业,古建发展促进会也即将成立。”黄山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对接古建产业发展部署,突出资源整合打造行业集聚、突出资质拓展提升行业地位、突出文化传承创新工匠技法,立足黄山、面向世界,以项目为载体展示厚重徽文化和靓丽黄山新名片。

作为新成立的黄山市古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子,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洪志成坦言,目前我市徽派古建产业发展不平衡,希望各部门统筹安排,整合营造适合徽派建筑发展的环境,引导古建企业抱团取暖,做大做强。“我们义无反顾承担起这个义务和责任,助力徽派建筑与现代产业相融合,促进徽派建筑未来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洪志成表示。

作为行业社会组织,近年来,市建筑业协会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职能,为徽派古建产业做大做强出谋划策。成立古建筑、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组织古建企业专业技术交流和业务技能培训,开展古建施工企业专项调研,了解企业经营生产情况。开展评先推优,组织专家制定的《黄山市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评优办法》2019年开始被列入黄山市优质工程奖(迎客松杯)评选工作。今年1月,市建筑业协会古建筑分会成立,围绕徽派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交流考察、标准制定、成果应用、人才培养、行业自律、宣传展播、跨界融合等12项重点工作谋划推进全市古建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建筑业协会秘书长程文华表示,将进一步开展古建行业市优评选,强化行业引领和激励机制建设,推动人才和信息共享、促进行业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下步,我市将瞄准徽派古建领域,积极培育产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通过集团化运营着力打造产业“龙头”,发挥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带动行业发展的技术优势和效益优势。

拓展业务上,引导市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文保修缮、特色小镇建设、传统古村落修复、仿古建筑建造、文旅地产等各类项目,采用具有徽派建筑元素的构件材料;倡导各类古建项目在设计、施工招标时根据项目类型综合考量企业古建优质工程、徽派建筑大师、优秀工匠、徽派技艺工法等加分因素;积极提升企业资质等级,建立专业从事古建施工企业“潜力库”,以住建部下半年建筑业企业资质改革为契机,指导帮扶企业晋升资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力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建立市级重点扶持企业目录,把各类古建企业列入“‘四千工程’奋力崛起赶超”行动和“四送一服”专项行动的帮扶对象,由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驻企包保,实行点对点帮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支持关联性高的企业跨领域合作、同质性强的企业竞争性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