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798121388/202012-00030 信息分类: 政策文件及解读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公民,企业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0-11-18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主要负责人解读】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解读《黄山市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作者:市经信局 发布时间:2020-11-18 15:14 信息来源:黄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阅读次数: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就《黄山市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行解读

问:请您介绍下《实施方案》的编制背景和依据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学祥:推进重点产业发展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市产业发展不聚焦已成为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重要原因。从对我市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可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定位,结合我市自身的区位和资源条件等方面对“十四五”重点产业进行了研究,拟定了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聚焦方向。依据今年2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黄山市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及《十三五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了《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问:请您介绍下《实施方案》制定的意义和总体考虑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学祥:全面树立创新绿色安全发展导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环保安全监管,切实增强精细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实现亩均税收提升、科技含量提升,污染排放减少、安全风险可控的“两提升、一减少、一可控”目标。

问:请您介绍下《实施方案》的研判和起草过程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学祥:我局从2月底开始着手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实施方案起草工作,在前期对各产业基础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下,按照市发改委统一的框架,于3月中旬完成初稿;毕普民副市长在3月中下旬分产业召集市发改、科技、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有关部门、化工行业协会、龙头骨干企业以及黄山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对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赴黄山学院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对接、赴区县进行了产业调研,于4月中旬形成了汇报稿。

5月下旬,将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实施方案向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孙勇市长提出了明确的修改意见,后我局根据孙勇市长指示要求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8月24日,在全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我局向与会市政府领导作了重点产业发展及实施方案起草情况的汇报,并根据会议要求对实施方案再次征求了市直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形成了送审稿。11 月4 日,经市政府第四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1月 16日,以市政府办文件正式印发。

问:请您介绍下《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学祥:到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2019年产值120亿元),实现亩均税收15万元以上;产值超10亿元3家,超5亿元7家;上市挂牌企业15家以上;创建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家以上。

问:请您介绍下《实施方案》的主要任务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学祥:一是培育优势企业。重点扶持恒远新材料、华惠科技、神剑新材料等骨干企业发展,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强强联手,进入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

二是强化项目支撑。每年实施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0个以上,不断提升产品档次。

三是提升亩均效益。深入企业分类分档管理,到2022年实现亩均税收达到15万元以上;对亩均税收达不到《黄山市中心城区工业项目投资、税收强度指导标准》B类标准的企业,原则上纳入整合、淘汰关停范围,由当地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方案实施。

四是突出创新驱动。鼓励企业扩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进行联合攻关;整合现有创新平台,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技术资源共用、共享,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五是实施绿色制造。积极培育一批绿色设计产品;引导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从源头上实施清洁化原料替代,在工艺过程中减少污染物排放。

六是减少污染排放。严格落实总量减排制度,徽州区、歙县要制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实现到2022年底比2019年末下降3%以上的目标。

七是做好风险防控。定期开展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有效控制和降低整体安全风险。

问:请您介绍下《实施方案》的创新举措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学祥:一是以重点园区为依托规划产业布局。徽州区循环经济园:重点发展环氧树脂、聚酯树脂、TGIC、偏酐、环氧活性稀释剂等产品。歙县经济开发区城西园区:以合成树脂产品为龙头,同步发展特种有机硅材料、荧光材料、生物香料等产品。

二是搭建产业创新平台。由徽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在徽州区循环园区内建立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与高校合作,着力打造产学研互联互通合作平台。

三是“以亩均税收论英雄”,提升开发区土地有效供给。深入推进分类分档管理,对亩均税收20万元以上的企业在金融、税收、项目审批及申报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对亩均税收达不到《黄山市中心城区工业项目投资、税收强度指导标准》A类标准的企业,原则上纳入整合、淘汰关停范围。实行差别化的用电、用水、用气、用能、土地使用税、用地保障、排污、上市培育、企业融资、财政扶持、项目申报等政策,激励企业提质增效,倒逼低效企业加快转型。

问:请您介绍下《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学祥: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二是夯实发展平台;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四是树立正确导向;五是建设人才队伍;六是优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