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征集4】关于公开征求《祁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5)》意见建议的公告
各有关单位、社会各界群众:
为促进我县全域旅游发展,摸清我县文化和旅游资源状况,建立文化和旅游资源数据库,高质量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现将《祁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5)》(征求意见稿)面向各有关单位、社会各界群众征求意见,如有意见请反馈至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联系人:葛灿坤 联系电话:4511006
邮箱:1358376271@qq.com
信函方式:将书面意见寄至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祁门县文峰南路十字路口文化活动中心)(邮政编码:245600),并请在信封上注明《祁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5)》(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
网站征集渠道:在网站征集正文底部“发布意见”版块中直接留言。
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为:自2023年3月13日起至2023年4月13日止。
附件1:祁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5)(起草说明)
附件2:祁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5)(征求意见稿)
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2023年3月13日
祁门县全域旅游规划(2022-2035年)起草说明
我局《祁门县全域旅游规划(2022-2035年)》编制工作从2022年4月份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并就全域旅游规划编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目前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现就《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作如下说明:
一、起草过程
2022年4月,县文旅体局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规划编制单位,通过深入实地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谋划政策、设计项目,有序推进规划编制及相关工作。
《全域旅游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过程中,县文旅体局与编制单位积极沟通,相互配合,有效克服了新冠疫情影响,灵活采用线上+线下形式以及资讯互通、网络会议等多样化手段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效果显著。
2023年3月,我局就《规划》组织召集中期评审交流会,由编制单位向县直单位、18个乡镇汇报了全域旅游规划初步成果,收到相关反馈意见,并进行了吸纳整改。
2023年9月9日,我局组织召开规划终期评审会,编制单位向专家组汇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内容。专家组认为《规划》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二、主要内容
规划文本共分十八章,分别为规划总则、发展环境、文旅资源、发展现状、发展思路、空间组织、产品体系、专项设计、乡镇指引、融合发展、景观风貌、市场营销、智慧体系、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发展路线、保障措施、投资估算等章节内容。
其中,规划总则一章主要针对祁门文旅发展实际,全面概括分析规划背景并制定规划技术路线;发展环境一章结合当前祁门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祁门全域旅游发展的区位、自然与人文等环境条件;文旅资源一章基于祁门县文旅资源赋存,系统梳理祁门文旅资源空间价值及开发方向;发展现状一章结合当前祁门文旅发展环境与条件,梳理祁门全域旅游发展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发展思路一章明确了祁门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发展目标;空间组织一章明确了祁门全域旅游发展的空间组织原则与“一心、一带、三核、六组团、多节点”的总体布局;产品体系一章基于总体布局,明确了祁门全域旅游发展的引擎项目、支撑项目与服务配套项目的产品设计;专项设计一章对祁门特色茶旅、生态、康养-御医、乡村、体育、廊道等专项及游线进行了设计;乡镇指引一章从乡镇差异出发,对祁门18个乡镇的定位、开发方向、重点片区、发展格局及核心旅游产品进行规划;融合发展一章明确了祁门全域旅游发展的融合目标、融合思路与示范工程;市场营销一章明确了祁门全域旅游发展的客源市场、营销策略与营销举措;智慧体系一章基于祁门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明确了智慧旅游的体系设计与建设目标;公共服务一章依据全域旅游创建标准,对交通、食宿、购品、标识、环卫、夜景等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环境保护一章明确了全域旅游发展的资源环境保护措施;发展路线一章系统概括了祁门全域旅游发展框架,明确了区内聚合、区际联动、国际合作的创新模式;保障措施一章从政策、人才、资金三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最后一章列明了祁门全域旅游的项目投资一览表与近期行动计划表。
三、总体思路
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指导,按照“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思路,整合祁门“山、水、茶、城、村”等特色资源,通过全域旅游杠杆将祁门生态优势、高品质资源转换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带动祁门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实施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著名红茶-生态与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为重点,不断提高祁门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加快实现旅游产业从快速发展向质量效益全面提升转变,促进形成产业绿色、集约循环的“国际红茶-生态与康养旅游示范区”。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进一步优化祁门红茶-生态与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全景祁门建设,统筹城、乡、产、居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使全域旅游成为祁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到2025年,实现旅游人次控制在500万人,旅游总收入达到30亿元;到2030年,实现旅游人次控制在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左右,入境旅游人次达到5万人次;到2035年,实现旅游人次控制在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0亿元左右,入境旅游人次达到10万人次。
重要节点:到2024年,争创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25年,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到2026年,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五、发展定位
把握“万里茶道申遗”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两大发展机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红茶-生态与康养旅游目的地为总抓手,加快提升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祁红现代服务业,打造以祁门红茶、中医药康养、低碳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为集聚核,融合、联动茶产业、休闲农业、科技产业、商贸物流业、会议会展业、节庆赛事活动等于一体的绿色、集约、高效、国内著名、享誉国际的红茶-生态与康养旅游目的地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示范区。
六、项目谋划
《规划》项目库共谋划项目156个,总投资65.19亿元,其中配套项目30个,共计32.66亿元;项目按照近中远期分期建设。
七、实施保障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建立统筹抓旅游的领导机制,把全域旅游列入各部门目标考核范畴,横向建立跨部门管理制度,纵向逐级分解落实任务,部门联动、狠抓规划落实机制。二是强化人才保障,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提升管理,在人才数量、素质和结构等方面适应参与国际旅游竞争的需要。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全域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强金融扶持,创新融资渠道,保障《规划》实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祁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5)(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规划总则
第1条 规划背景
祁门县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大黄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皖赣浙生态康养度假旅游区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是“万里茶道”申遗在安徽省内的唯一节点,祁门红茶在国际、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很高。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全域旅游发展时代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徽省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新理念,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工作,服务祁门县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引导下的祁门县产业提质升级、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特编制《祁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5年)》。
第2条 规划意义
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是区域产业提质升级、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有利于推动祁门经济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本规划,推动祁门县创建省级/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国内著名、享誉国际的红茶-生态与康养旅游目的地,促进产业融合,引领祁门旅游“二次”转型发展,同时完善基础公共设施,提升全域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水平。通过科学规划、需求牵引、问题导向,有效促进祁门文旅产业及相关产业提升与跨越式发展。
第3条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祁门县全域,包括18个乡镇(祁山镇、小路口镇、金字牌镇、平里镇、历口镇、闪里镇、安凌镇、凫峰镇、塔坊镇、新安镇、大坦乡、柏溪乡、祁红乡、溶口乡、芦溪乡、渚口乡、古溪乡、箬坑乡),111个村委会,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人口18.6万人。
第4条 规划期限
依据《黄山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及与祁门县“十四五”相关规划衔接,确定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22-2035年。同时,根据祁门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实际需求,将规划期限分为三个阶段:
近期:2022年-2025年,基础完善阶段;
中期:2026年-2030年,提升示范阶段;
远期:2031年-2035年,优化发展阶段。
第5条 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指导祁门县全域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是指导祁门县创建省级/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蓝图;是明确祁门县旅游发展新目标与新任务,突出旅游发展空间打造、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旅游产业要素提升、旅游市场营销创新以及旅游发展保障措施,形成旅游产业引导下的多产业融合发展与城乡互动发展的总体部署。
第6条 规划目标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紧抓大众旅游时代发展新机遇,明确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新需求,实时跟进旅游新市场、新形态、新机制,提升祁门旅游品牌,优化旅游休闲环境,把祁门县建设成为产品品牌众多、文化内涵丰富、地方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一流、旅游经济强劲的知名生态与特色旅游目的地。
依托祁门境内青山绿水、茶园风光、乡土文化、特色村落、历史遗迹等优质资源,打造集生态旅居、茶研科教、康体休闲、田园度假、运动科考、文化传承等于一体的国内著名、享誉国际的红茶-生态与康养旅游目的地、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示范区。同时培育旅游重点体验项目、乡村旅游业态,完善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推进省级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第7条 规划原则
(1)上位衔接,因地制宜。对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整体要求和验收细则》标准,衔接《黄山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年)》、《祁门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年)》、《祁门县“十四五”文旅体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明确祁门旅游产业发展以红茶、生态、康养为主线,结合区内自然资源环境和土地利用结构,确定以阊江主河道为纽带,祁山、牯牛降-历溪、平里为核心的旅游空间布局。
(2)生态优先,红茶引领。秉承“生态优先、红茶引领”的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自然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开发旅游产业活动、布局重点旅游产品项目。以祁门红茶为核心,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茶旅深度融合,打造从红茶起源-种植-加工-消费-展示-科研一体化的茶旅文化展示空间,带动祁门全域旅游整体发展。
(3)文化塑魂,产品导引。以区内祁红文化、生态文化、御医(中医药)文化、非遗文化为引领,融合宗祠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古道文化等元素进行创意设计,衍生出研学科普、乡村体验、地质探险、红色追忆、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全面提升祁门县文化品位和旅游特色。
(4)区域协同,共建共享。以点及面,推进祁门县与黄山市黟县、歙县等及临近的景德镇、池州等全域旅游发展对接,通过实施游客共享、联动营销,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茶-瓷文化”徽-赣组合区,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同时提升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形成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美好生活的新格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林田湖草-人生命共同体。
第8条 规划依据
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整体要求和验收细则意见的函)(征求意见稿)》,对照《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和《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分细则(试行)》等文件,对祁门县全域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参照《黄山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年)、《祁门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年)》、《祁门县“十四五”文旅体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对祁门县全域旅游发展进行科学定位与发展空间布局,提升和优化旅游产品体系,促进祁门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及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