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征集】关于公开征求《祁门县新型工业化与电子产业“十四五”规划》意见征集的公告

征集时间:2021-04-28 00:002021-05-28 00:00 征集状态: 已截止 阅读次数: 来源:祁门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
字号: 打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目前,我局正在组织编制《祁门县新型工业化与电子产业“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起止时间:2021年4月28日—5月28日。

二、信函方式:祁门县过境公路原地税局大楼四楼(祁门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规划投资产业发展股)。

三、联系人:李胜胜。

四、联系电话:0559-4511672。

五、邮箱:994284657@qq.com。

附件1:《祁门县新型工业化与电子产业“十四五”规划》起草说明

附件2:《祁门县新型工业化与电子产业“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祁门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

2021年4月28日

  

附件1:

《祁门县新型工业化与电子产业“十四五”规划》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新发展阶段我县推进“世界红茶之都,美丽康养祁门”战略建设的重要五年。

为贯彻落实《关于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做好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祁政办〔2020〕34号)要求,祁门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结合《祁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研究编制《祁门县新型工业化与电子产业“十四五”规划(送审稿)》(以下简称“规划”)。

二、起草过程和征求意见情况

根据县政府文件要求和领导指示精神,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成立规划编制项目小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综合协调全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委托有规划编制经验的安徽电信规划有限责任公司参与规划编制工作,前期多次开展调研和走访,并面向规上企业开展线上调研,征得规划编制意见86条,在此基础上,于2021年4月完成规划编制初稿。

三、主要内容

规划稿编制工作,从2020年12月开始启动,历时近1年,集思广益,形成4万余字的文本。全文共分正文和附件两大版块,其中正文分为7章,共25节。

第一章共两节,客观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工业和电子产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对“十四五”形势进行分析研判。

第二章共三节,对“十四五”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研判,对标其他城县发展情况进行比较。

第三章共四节, 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新型工业化与电子产业发展路径。把新型工业化和电子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数字化”为突破口,以产业集群培育、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壮大为主要抓手,聚焦“五大计划”和“五大工程”,实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未来产业前瞻培育,推进三产融合、产城融合,努力把祁门县建设成为世界红茶之都、长三角电子产业特色集聚区以及新型工业化发展示范县。

第四章共五节,提出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做优做强电子产业、融合创新红茶发展、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健康产业、加速推进融合发展。

第五章共两节,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祁门县工业和电子产业发展的10项主要建设任务,具体为:加大扶持重大企业上规模、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入规上、招商引资重点企业优布局、吸引旅外人士返乡争创业、赋能传统产业转型促升级、引智助力优质企业谋发展、培育壮大工匠队伍保用工、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可持续、打造企业形象品牌出精品、夯实载体基础功能兴产业。

第六章共三节,提出构建以“一核集聚,数脉联动,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空间新格局思路。

第七章共六节,主要是强化规划保障措施,强调要坚持创新战略、完善扶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壮大人才队伍、夯实安全基石、健全实施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和保障体系,确保新型工业化和电子产业“十四五”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指标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实现。

附件部分:

(一)重点项目建设规划表,其中“十三五”结转项目11个,“十四五”计划开工项目21个,“十四五”规划项目29个。

(二)对标城县发展情况分析,对标绩溪县、杭州上城区、锡山区进行参照定位。

(三)线上调研情况汇总分析。

附件2:

《祁门县新型工业化与电子产业“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工业发展基础

(一)工业“十三五”发展成效

工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十三五”期间,祁门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创新集聚发展动能,各项改革措施统筹推进,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园区提质增效,建立以电子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9.71亿元,年均增长6.06%。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三五”初的11.0:38.3:50.6调整到2020的9.8:31.3:5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4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完成19.64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3%,较“十三五”初提高20.9%,年均增长3.68%。县域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持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和“三比一增”专项行动;启动科技融杭,继续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协作。

人才引培工作脚步加快。“十三五”期间,祁门县依托重点科技项目实施和产学研合作对接,县内芯微电子、新飞电子、祥源茶业、祁红发展、峰源生物等重点企业累计引进博士7人、硕士4人;安徽农业大学、黄山学院、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先后在祁门县企业设立了实践基地。同时,县政府与黄山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手举办微电子技术大专函授班,帮助县域电子企业培养一线人才45人。截止2020年,祁门先后有5人入选省“特支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人入选市“特支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7个创新人才团队入选市前沿技术创新团队、4个创新项目入选黄山特色人才“亮剑行动”优秀项目。先后创建芯微电子、祥源茶业、祁门蛇伤所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培育规上企业及高新企业。“十三五”期间,祁门县加大培育规上企业力度,2020年新增明承市政、阊鑫砂石、华博纺织、利嘉城电气、茶红天下、德曼电子、西瀚电子、品电半导体、竹迹新材料、辰晟电器等10户企业入规。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2020年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安徽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5家、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2家、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个、黄山市技术创新中心1个。至2020年末,全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3家,较“十三五”初增长85.71%,超额完成“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招商引资落地见效。围绕祁红、电子等产业开展工业招商,重点围绕电子电器产业补链延链开展招商。“十三五”以来,祁门县多次带队奔赴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广州、深圳等地开展工业招商,竹迹新材料、品电半导体、众和机械、辰晟电器、德曼电子、格瑞特电子、利嘉诚电气、弘鼎电子等招商项目已经陆续签约入驻,大部分项目已经建成投入生产。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1616万美元,年均增长9.1%;2020年新签项目到位资金27.1亿元,年均增长16.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导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祁红产业除祁红发展、祥源茶业、茶红天下等企业形成稍具规模的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外,大部分茶叶企业仍处于单机小规模生产水平。传统产业的林产仍采用外部品牌代工生产模式,处于传统木制品制作层次,缺乏祁门自身的知名品牌,且龙头企业规模仍然较小,无法支撑企业向如高端碳纤维材料等高端产业领域迈进。

产业链完整性尚待完善。存在同质化竞争、产业环境和配套不平衡、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林业等产业多以初级加工为主,从产地到消费者的链条不健全。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偏低。

要素制约瓶颈突出。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物流、金融等相关配套服务业滞后。企业技改资金短缺、融资渠道单一、工业用地成本增加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企业管理精细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家、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梯队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二节 电子产业发展基础

(一)电子产业“十三五”发展成效

电子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十三五”期间,祁门县依托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祁门县电子企业由2015年的31户发展到43户,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到14户,“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电子产业产值84亿元,年均增长2.1%。截止2020年,全县电子产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较“十三五”初增长71.43%)、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7家(较“十三五”初增长23.6%)。七七七电子申报“安徽省工业精品”,邦耀电子科技申报省高成长型小微企业,振亿电子申报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建了祁门县新型电子元器件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改组祁门电子电器协会,加速电子产业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芯微电子安徽省功率半导体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验收,其MOSFET项目产线建设及外延芯片工厂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新飞电子顺利通过省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验收,硅鼎电子、七七七电子顺利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累计申报制造强省、市级新型工业化等项目46个,黄山电器新型功率器件迁建工程项目、德曼电子液晶显示器项目、利嘉诚电气LED智能灯具产业化项目、恒悦电子扩建项目已投入生产。芯微电子、七七七电子入选首批安徽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新飞电子等3户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邦耀电子等7户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园区平台建设步伐加快。祁门经济开发区作为园区的主要平台,经济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截止2020年企业总数达88家(含代管企业),其中规上企业45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8家,税收收入近1亿元,固定资产同比增长率全市第1名,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率全市第2名,规上首位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全市第3名;园区企业腾笼换鸟4家,清理低效用地80余亩;新建标准化厂房超4万平方米;新增招商引资、扩建及入园项目16个,到位资金6.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9亿元,其中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000万元。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华杨园、电子产业园路面改造提升、供电开闭所项目建设等项目。随着电子产业园污水处理中心建成,电子产业园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标准化厂房已由“十三五”初的7栋,到2020年已建成11栋、在建2栋,企业自建厂房5栋,入园企业已达17户。随着邦耀电子、恒悦电子、硅鼎电子、锦城电子、瑞宏电子、品电科技、祁晶电子、德曼电子、西瀚电子等企业落户电子产业园,以及芯微电子入园扩建一期项目建成试投产,电子产业园已成为祁门县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十三五”期间,依托“安徽省新型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坚持不懈推动电子电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安徽省祁门县电子电器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获省政府授牌。

电子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以芯微电子、阊华电子等为代表的祁门县电子电器产业积极寻找突围路径,紧盯市场要效益、求发展,因时因势谋划推进转型升级。“芯微电子”沟槽栅电场中止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芯片的研发、新飞电子“硅基AlGaN/GaN-HEMTs功率新器件研发”等重点项目获省级科技项目支持。同时祁门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积极帮助芯微电子、新飞电子、硅鼎电子、华特电器、集强电器、七七七电子等企业争取省市研发设备补助,进一步缓解了企业创新投入压力,增加企业转型升级动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除少部分企业布局发展高端产品外,大部分企业偏向于传统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组件方向,制造工艺水平仍然较低,产品升级换代乏力,竞争力有待增强。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企业创新力度有待增强。电子产业高技术前沿信息和人才交流需要进一步畅通,研发投入需要持续加大,科创平台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产业链尚待完善。与半导体产业相配套的扩散设备、测试设备及封装设备等智能装备产业链环节没有在祁门落地扎根,对电子企业降本增效、良性发展形成了制约。

祁门县新型工业化与电子产业“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doc

发表意见

  • 截止时间:2021-05-28 00:00征集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