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区生态环境分局关于再次征求《黄山市徽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送审稿)意见的公告
根据区政府办《关于印发黄山市徽州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区生态环境分局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了《黄山市徽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送审稿)。现向社会公开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23年6月14日前通过以下形式反馈:
一、信函方式。邮编:245900,地址:黄山市徽州区文峰路45号区生态环境分局三楼,收件人:区生态环境分局,并请在信封上注明“《黄山市徽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征求意见”字样。
二、网站征集方式。在网站征集正文底部“发布意见”版块中直接留言。
三、电话反馈。联系人:张家飞,联系电话:0559-3583959
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谢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黄山市徽州区生态环境分局
2021年5月14日
关于《徽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送审稿)》的起草说明
一、修订背景和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时期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补齐环境质量短板后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期。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疫情后经济“绿色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成为绿色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三五”以来,徽州区生态环境取得新改善,但产业发展带来的污染排放新增压力和生态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调整、 百年未遇疫情严重冲击、百年奋斗目标迈向新阶段三大 背景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成果,充实完善生态环境的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对实现“富裕和谐美丽现代化新徽州”具有重要意义。
为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黄山市徽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黄山市徽州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黄山市徽州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组织编制了徽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必要性
根据《黄山市徽州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等,徽州区委托第三方编制了《黄山市徽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按照相关程序要求开展了意见征集、专家论证等工作。该《规划》的编制有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符合“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流程要求,该项目具备合法性。
(二)可行性
目前徽州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现状基础总体良好,徽州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标达标率较高,现状未达标指标达标基础均较为良好,规划期内均可达标,经系统分析后提出的建设任务和重点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徽州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依据。综上,项目规划的时机和条件相对成熟,且《规划》具有一定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的实施是可行的。
(三)合理性
“十四五”时期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补齐环境质量短板后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期。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疫情后经济“绿色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可促进徽州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整体来看,本《规划》的实施是合理的。
二、制定过程
(一)草案拟订。2020年11月,启动《规划》招投标程序,通过苏世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代理竞标,向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院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复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肥市斯康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四家单位发送创建规划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邀请书,邀请四家单位参加竞标,最后确定合肥市斯康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为《规划》编制单位。2020年10月21日,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韩军主持召开《规划》编制启动会议,区直17家单位参加会议,会议落实创建指标责任部门、细化分解创建任务、制定专门工作方案、确定专人对接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如期完成。
(二)意见征集。2021年3月11日、2022年5月9日,我单位先后将《黄山市徽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送审稿)(以下简称《规划》)和《规划》重点项目库发至各乡镇、区直有关单位广泛征求2轮意见,共收到修改意见6条,采纳6条。2021年3月12日-4月12日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布《规划》(送审稿)意见征集,未收到修改意见。
三、主要内容
《规划》包括 “十三五”工作回顾及面临的挑战、规划目标与指标、规划任务和措施、重点建设项目及规划实施保障。《规划》系统分析了徽州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提出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推进振兴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建设任务和重点工程。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组织
健全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落实生态保护规划任务,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采取强有力措施, 从解决当前的突出环境问题入手,大力推进本规划实施。区域各地各部门之间要建立沟通协调,统筹谋划、系统部署、联合执法等长效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推进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完善资金保障,创新融资模式
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方面,应坚持以社会资本为主,政府补助、贴息、贷款为辅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对社会资金的导向作用,采取建立政府引导资金、政府投资的股权收益适度让利、公益性项目财政补助等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本扩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模式,充分发挥多渠道融资方式和融资平台。
(三)细化考核评估
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年度调度机制,细化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估机制。制定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机制,将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纳入各地、各有关部门政绩考核和环保责任考核内容。建议2022 年和2025年底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规划实施情况分别进行中期和终期考核评估。其中,依据中期评估结果可对规划目标任务进行科学调整,评估结果作为考核依据并向社会及时公布。
(四)完善监督机制 ,实现全民参与
畅通监督渠道,发挥行政监察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完善政府向人大、政协的报告和沟通机制。 发挥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积极开展公众评价。加大加强规划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规划的认知、认可和认同, 鼓励全民参与,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规划的落地实施。